【SocialBeta 营销周报】精选每周平台要闻、报告数据、案例以及栏目主编荐读,旨在为处于剧变当中的营销从业者和品牌操盘手提供更具启发式的内容和观点。
文末扫码添加 SocialBeta 趋势小助手微信,备注【1116】,获得本期部分精选报告合集。
栏目主编推荐
①视频播客火了,但品牌准备好了吗?
推荐理由:最近,不少的视频播客栏目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凭借深度内容和极强的情感触达力,引发讨论。在继图文、短视频、播客之后,视频播客似乎也成为值得关注的内容创作新蓝海。对于品牌而言,是否有机会借势入局,开拓出与众不同的营销价值?对此,本文梳理了多档视频播客栏目的播出概况,以及品牌参与的新鲜尝试,与读者共同走进视频播客这一品牌沟通新媒介。
②将「热点」转向「增长点」,伊利凭什么突围苏超?
推荐理由:作为汇集全社会关注的现象级赛事,苏超的影响力无疑是空前的。而将它放置到全年的品牌营销大事件中来看,也是不容忽视的新场域之一。随着苏超落幕,我们不禁提出疑问,在赛事期间,到底有哪些品牌成功借势,并且有效拉动了生意增长,沉淀下自身的品牌资产?对此,伊利给出了一种解法,那就是以贯穿赛程的长线运营策略,将营销客场变为品牌主场,以此突围苏超营销红海。
值得一看的数据报告
①埃森哲 2025 中国消费者报告:4 个关键词,洞察生活新主张
埃森哲在今年进博会上首发《美好生活新主张——中国消费者洞察》,揭示出当前市场中「理性升级」与「需求重构」的两条并行主线,提出品牌「旧公式」失效,总结出 4 大反映当前消费者特征的新趋势。
• 安顿内在:重排人生优先级。在今年调研中,与 2021 年相比,看重健康的消费者占比上升了 9 个百分点。同时,人们对事业的关注度下降,对财富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在持续重视家庭的同时,对爱情、个人成长等理想主义的追求则相对被压抑。这反映出,面对近几年来不断叠加的外部不确定性,大家的安全感不足,心态有所收缩。
• 连接外部:在日常烟火中重获掌控。调研显示,健康、存款、学习新技能共同构筑起消费者生活确定性的「安全三角」。此外,人们更聚焦眼前的生活,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增加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等,珍惜日常小确幸,并且在旅行、观看展览和演唱会中,丰富生命体验。

• 融合体验:效率在线上,温度在线下。中国消费者的线上购物倾向在全球范围内最为显著。调研中有 43% 的消费者习惯线上逛买,远高于全球平均的 32%。有 48% 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旅程是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并且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表示最心仪这种融合式的体验。可见人们依然渴望这些看得到、摸得着的互动,这也意味着品牌需要建立以情感共鸣为目标的多渠道生态。
• AI 赋能:从助手到伙伴。AI 工具的快速普及正在重塑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数据显示,有 77% 的消费者在高频使用 AI。在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或者改善生活的方法时,近 6 成受访者会选择 AI 工具,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各类视频、分享和电商平台。不仅如此,AI 的角色也正在从信息辅助工具演变为情感陪伴助手。

②2025 Z 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AI 技术重塑消费体验
Soul App 联合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2025 Z 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剖析了 Z 世代在双十一这一重要消费场景中的行为特征。
调研中,Z 世代对双十一消费活动的参与热情逐年高涨。参与比例从 2021 年的 81.3%,增长到 2025 年的 93.1%。这表明,大促已对 Z 世代而言,已成为具有高度仪式感的年度节点。消费预算变化与去年相比,近 4 成被调研青年表示「比去年多了」(38.6%),增加预算与维持预算的群体合计占比近 8 成,表明大多数年轻人对双十一消费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

在 Z 世代双十一的情绪消费中,旅行类消费强势登顶,成为首选。以旅行相关消费以 36.9% 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情绪消费品类。会员等数字增值服务(33.1%)、游戏充值(31.6%)、文创、潮玩等(31.3%)以及音乐节、livehouse 等文娱消费(31%),共同构成了情绪消费的第二梯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
此外,在 2025 年双十一购买计划中,除服饰、家居、美妆、3C 数码等强势品类外,有两成年轻人倾向文化消费。以二次元周边、兴趣爱好商品为代表的「圈层兴趣消费」(14.8%),和以演唱会门票、旅游产品等为代表的「线下体验消费」(14%)也是年轻人重要消费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AI 正成为 2025 年双十一 Z 世代消费体验的亮点,约 7 成年轻人认可 AI+ 应用。AI 技术已深度渗透到购物的各个环节,其中,AI 智能客服成为最受欢迎的应用,其次分别为「平台个性化 AI 推荐」和「AI 购物助手」。同时,被称为「最漫长双十一」的超长销售周期,成为大促节点的新变化。这也赋予了 Z 世代更充裕的决策时间,进而彰显出他们更强的消费自主性。调研中,约 6 成年轻人对于双十一由消费日演变为消费季持积极态度。
③2025 电商双 11 社交媒体内容消费洞察:打开「情绪战」
克劳锐对 2025 年双 11 期间社交媒体内容进行深度观察,发布《2025 电商双 11 社交媒体内容消费洞察》报告。
从内容类型来看,知识类、情感类、科普类、种草类内容成为用户主动消费的重点。有 24.8% 的用户关注实用性知识内容获取决策依据,27.1% 的用户倾向高情绪价值内容满足情感需求,31.95% 的用户则为购物欲望主动关注种草类内容。可见,用户既需要理性的消费指导,也渴望感性的情绪满足以撬动消费转化。

• 知识类内容:调研中,52.4% 的用户关注权威作者发布的规则解读、优惠攻略,47.6% 的用户认可垂直领域 KOL 的商品推荐。这类内容有效缩短了用户决策时间,成为双 11 内容消费的核心需求。
• 情感类内容:数据显示,有 27.1% 的用户会主动关注高情绪价值内容。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双十一内容娱乐化趋势凸显,电商平台主动推出演唱会、大舞台等形式的直播内容,推动内容传播。此外,团播成为高人气内容形式,用户通过实时决定谁站「C 位」的互动,在与主播的双向奔赴中建立认同感和参与感,并借助高效的流量机制与转化场景,迅速连接消费行为。

• 科普类内容:用户基于对内容的好奇心和对 KOL 的信任感而关注科学科普内容。双 11 期间,品牌、机构与专业作者发布的科普内容影响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有效拉动账号粉丝增长。
• 种草类内容:KOL 发布的种草内容最能引发用户的消费欲望。用户关注 KOL 发布的种草内容、品牌推荐、消费体验和活动切片,期待通过充满情绪价值的内容,获取情绪满足。部分素人的真实分享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真实信息的需求,内容的高浓度情绪反哺内容的进一步扩散和账号粉丝拉新。

④Z 世代最喜爱的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榜单
凯度携手 Snapchat 正式发布首个「Z 世代最喜爱的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榜单」,并发布《Z 世代视野下的中国品牌全球化》白皮书,为中国品牌打造全球竞争力提供洞察参考。
数据显示,2025 年,Z 世代的消费规模达到 9.8 万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至 12.6 万亿美元。Z 世代已成长为重塑全球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50 强」榜单中,共涵盖 26 家 3C 品牌、9 家游戏品牌、7 家电商平台品牌及 8 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榜单前十的品牌中 3C 品牌占比达 50%,其余分别为 4 家游戏品牌与 1 家电商平台品牌。经综合评估,腾讯游戏、小米及 SHEIN 以显著优势在榜单中位列前三。

具体来看,3C 品牌中,小米、华为、海信位列前三。上榜品牌源于 3 大共同特质,即精准契合 Z 世代「价值优先」的消费理念,避免过高定价;以聚焦 Z 世代需求的创新保持领先优势,持续吸引追求新鲜感的科技爱好者;突破单一设备局限,构建互联互通的智能生态,与当地 Z 世代建立深度关联。
在游戏领域,腾讯游戏、米哈游、点点互动稳居头部阵营,它们普遍依托强大的 IP 破界能力实现多维价值延伸。同时,这些品牌也积极提供便捷工具鼓励 UGC 创作,并重点推广优质玩家作品,让「玩家」成为「共创者」,激活 Z 世代用户参与。
新能源汽车中,BYD、Chery、Geely 领跑上榜企业。它们的共同特质是,围绕 Z 世代的数字生活习惯,打造个性化、高智能的⻋载互联体验,满足其对科技感的追求。同时,紧扣 Z 世代人群对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关注,通过社交平台传递产品环保理念,建立情感共鸣。而以线上线下的社群凝聚用户,也形成了 Z 世代车主更强的品牌认同。

⑤零食行业消费趋势洞察:宅家、熬夜、旅行场景更具种草潜力
艺恩数据发布《零食行业消费趋势洞察》,从市场概况、消费者需求洞察及营销现状等维度,为行业品牌带来可参考的趋势风向。
从市场规模来看,休闲零食行业前景乐观,预期未来仍将保持正增长。2024 年至今,相关社媒声量稳中有增,特别是零食推荐、测评类内容,互动热度高。投放方面,混合坚果仍是品牌投放最多的细分品类,三只松鼠和洽洽两个品牌霸榜坚果零食内容热度的前两名。

烘焙糕点类零食社媒热度增长,下午茶和聚会分享是其主要食用场景。盒马成为其中值得留意的代表性品牌,不断创新单品,草莓盒子、酒酿大福等新品持续出圈。

从人群特征来看,零食消费人群以女性为主力,占比超过 7 成,多数集中在 18-24 岁。口感口味、零食成分和食用场景是消费者选购零食时最看重的要素。在场景偏好上,宅家、熬夜、旅行场景更具种草潜力。
而从需求趋势来看,由地域赋能,传统风味开始变身国民爆款。此外,健康需求升级,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追求已从单纯「减少摄入」转向「精准营养」,低 Gi、高蛋白、功能性零食等内容在社交媒体持续升温。特别值得留意的是,零食已经演化成「情绪解药」,治愈系饮品、情绪稳定小零食等话题热度破百万。零食从单纯的味觉满足转向社交货币,消费者对参与感与分享欲的需求日益显著。
从零食行业营销现状来看,品牌在各平台的投放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在小红书平台,美食和生活记录类头腰部达人更具效率,零食分享、测评和场景化种草类更易引发互动;抖音平台则在剧情场景植入和零食测评种草类内容上,互动效果更好。
本周优秀案例精选
本周入选的有宝珠奶酪、亨氏、patagonia 等 6 个品牌。


公司机构和个人投稿,或者对于栏目的升级有更多建议,欢迎联系栏目主编 Juni(juni@socialbeta.com)。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内容合作伙伴和读者加入荐读,让更多有价值的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