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周报】什么是内卷时代的「幸福感」解法?
  SocialBeta ·  2025-10-05
【SocialBeta 营销周报】精选每周平台要闻、报告数据、案例以及栏目主编荐读,旨在为处于剧变当中的营销从业者和品牌操盘手提供更具启发式的内容和观点。
文末扫码添加 SocialBeta 趋势小助手微信,备注【1005】,获得本期部分精选报告合集。

栏目主编推荐
①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年轻人不再是地球 online 的 NPC

推荐理由:今年,北京环球度假区迎来开园四周年。为何穿越时间,这座主题公园依然能持续打动人心?就在前不久「惊彩」环球季节性活动之际,SocialBeta 也走进园区,亲身探寻其中的缘由。

在 SocialBeta 看来,让每个游客作为参与者,「惊彩」环球活动将沉浸感拉到了满格。从氛围营造,到角色创新;从 NPC 互动,到用细节讲故事......北京环球度假区在电影之外,创造了制造精神共振的「超无限世界」,而这或许也正是无数人四年来持续奔赴的理由。

②做年轻人的情绪搭子,品牌是认真的

推荐理由:又是一年开学季,作为和年轻人沟通的黄金窗口,品牌洞悉到了哪些新的风向?本期特辑中,SocialBeta 就聚焦开学情绪话题,精选出 9 个开学季优质案例,带领大家一览时下的品牌们是如何做好年轻人的「开学搭子」,稳稳拿捏开学仪式感。

值得一看的数据报告
①什么是内卷时代的「幸福感」解法?

lululemon 携手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团队,发布《2025 年中国人幸福感报告》,解析中国人幸福观的历史传承和当代表达。

基于对文化根源的梳理,清华大学针对国人幸福感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覆盖全国五万样本。报告发现,中国人对幸福感的理解是「在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体验持续的积极情绪」。

数据显示,中国人整体幸福感指数为 70 分,其中,身体幸福感 72 分,心理幸福感 71 分,社交幸福感 66 分。



与此同时,中国人对社交幸福感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过去一年里更重视社交幸福感的受访者占比(24.3%)大幅低于身体维度(53.8%)和心理维度(62.9%)。

从人群分布来看,不同级别城市的整体幸福感知非常接近,但不同代际的差异则十分显著,每个代际各有各的幸福观。其中,从「内卷」这一概念来看,Z 世代的感知最为强烈,但随着年龄增长,内卷感知随之减弱,幸福感呈现上升趋势。



基于这些宏观洞察,报告中提出了 7 条提升幸福感的思路。例如,在运动中体验 flow;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培养乐观心态,重新认识「内卷」;从「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开始;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激发对生活的感知力;放下手机,活在当下;有效社交,回馈社区,感受真实生活中的联结。



②2025 凯度 BrandZ 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100 强榜单

凯度发布《2025 凯度 BrandZ 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100 强》榜单。榜单数据显示,2025 年品牌百强榜单总价值高达 1.21 万亿美元,较去年实现 25% 的突破性增长。其中,有 68 个品牌的价值实现增长,接近去年的两倍。

具体来看,腾讯以 1979.91 亿美元品牌价值,在今年榜单中强势卫冕,这也是它连续 5 年登上榜首,要得益于品牌在消费端和企业端的双线业务不断开辟疆土。与此同时,在视频、音乐、游戏、广告和 AI 创新等领域加码,助力品牌拿下了 53% 的价值涨幅。此外,阿里巴巴以 23% 的增速实现品牌价值 843.52 亿美元,回到第二位。茅台、抖音、华为分列 3-5 位。



今年,百强榜单呈现多元发展格局,七大品牌崭新亮相。其中,快餐行业表现抢眼,独占两席。蜜雪冰城(第 51 名)是首次入选品牌中,排名最靠前的,以现制茶饮、高性价比供应链和鲜明的平价品牌定位赢得市场;霸王茶姬(第 88 名)以东方茶,会世界友,将中国文化与东方美学传递给消费者与全世界,收获了品牌口碑。

从增速来看,小米(第 11 名)以 154% 的惊人增速领跑榜单,这一卓越表现源于其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创新战略。比亚迪(第 18 名)以 78% 的增幅位列增速第二,其持续突破的智驾技术和不断拓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推动品牌价值跃升的双引擎。



行业方面,媒体和娱乐行业继续稳居榜首,11 个上榜品牌贡献了百强总价值的 27%。消费科技与服务平台表现亮眼,从 2024 年的第五跃升至第三大行业,成为引人注目的上升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2020 年以来,中国百强品牌的海外贡献率(衡量品牌价值来自国际业务的比例)逐年增长,收获出海红利,也正在为中国企业创造增长新机遇。

③2025 全景生态流量秋季报告:传统电商与本地生活赛道竞争升级

QuestMobile 发布《2025 全景生态流量秋季报告》。整体上,APP 与微信小程序作为核心流量渠道,用户规模稳中有增。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全网流量已达到 12.67 亿,微信小程序端整体流量达到 9.50 亿,且 APP 端增速更高。



其中,智能设备、手机游戏、移动视频类 APP 增长率领先,反映出硬件生态、效率工具和娱乐需求仍是 APP 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同时,AIGC、短剧、旅游预订等场景下的 APP 流量成为新增量入口。

京东、抖音集团企业流量增速达到双位数,传统电商与本地生活赛道竞争升级。从竞争层面看,四大企业通过核心业务与新兴业务协同,巩固优势:腾讯游戏增长强劲;阿里巴巴出行与生活服务成第二增长曲线;抖音 AIGC 爆发;百度 AI 与传统业务融合深化。巨头企业正通过内部创新与生态扩展,持续构建竞争壁垒。



聚焦强竞争赛道,外卖赛道中,平台战火已从线上燃烧至线下,品类上也向数码 3C、家电等高利润领域挺进。淘宝、美团、京东等平台纷纷联手品牌实体门店,积极布局线下零售新场景。

旅游行业整体成绩亮眼,作为继外卖之后的新竞争焦点,阿里巴巴、抖音、京东通过会员互通、供应链合作、内容营销等方式加速布局酒旅业务。

AI 应用插件正处于高速扩张期,用户使用习惯逐步形成。对此,平台将 AI 能力深度嵌入自有生态,创造新的流量分发入口。



④大学生 AI 使用行为与心态洞察报告:转向工具+情绪的复合角色

《中国青年报》联合 Soul App 发布《2025 年大学生 AI 使用行为与心态洞察报告》,揭示在 AI 浪潮之下,作为「AI 原住民」的大学生人群的互动轨迹,为企业技术应用发展提供人群洞察参考。

基于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有 99.2% 的高校学生正在使用 AI。AI 已经成为代际主流的信息检索方式,有 65.9% 的受访者在遇到问题时会下意识先求助 AI。同时,近 8 成受访者表示将其视为可闲聊的「朋友」,AI 正在由工具属性转向担任「情绪树洞」的复合角色。

具体来看,AI 的使用呈现出年级和学科的分野。受访大四学生对于 AI 的认知更深入,每天使用 AI 的比例达到了 21.2%,是大一学生的 2 倍多。学科上,理工农医类学生对于 AI 的了解更多,选择「非常了解」的比例最高,艺术类学生选择「不了解」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科。

从应用场景来看,各种文稿撰写是受访大学生最广泛的 AI 应用场景,占比均超过 43%。而在生活场景中,查询生活常识(48.3%)、确定旅行计划(40%)、提供运动艺术等入门指南(37%)、P 图或视频处理(36%)和提供社交建议(35%)是 AI 在受访大学生中最高频的应用场合。



受访大学生对于 AI 以功能主义为主导,59.8% 将其定位为工作助手,「工具人」(42.1%)和「学习伙伴」(38.5%)紧随其后。但同时,AI 在相当程度上,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社交与情感生活,有超过 1/4 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情绪低落时主动寻求 AI 的情感慰藉,这一比例接近于「在社交媒体上获取网友反馈」,凸显出 AI 的渗透深度。

同时,AI 也开始参与重塑大学生的社交方式,有超过 6 成表示会借助 AI 处理现实社交场景,包括提升沟通技巧(41.9%)、挑选礼物(39.3%)、提高表达能力(38.6%)等。

从对于 AI 的态度来看,有 43.5% 的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 AI 焦虑,40.5% 的受访者不同程度地担心 AI 取代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路径。其中,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担忧相对更为明显。

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思考应对「人机共存」的生存之道。超 6 成受访大学生计划通过学习 AI 相关知识,使其成为为我所用的工具;59.7% 的受访者准备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不可替代性。



⑤2025 抖音生活服务营销特色人群白皮书:用「PACE 」运营热点价值

抖音生活服务&巨量引擎,联动服务商多啦阿梦、博观瑞思,发布《2025 抖音生活服务营销特色人群价值白皮书》,总结了生活服务行业「十大特色热点话题」和「十大营销特色人群」,在此基础上提出「PACE」热点人群运营方法论,为商家提供经营指南。



抖音生活服务通过筛选 24 年全年、25 年 Q1 的平台热点视频,聚合出 10 大内容趋势关键词,并且结合交易数据进行人群消费偏好验证,最终得出 25 年生活服务行业的 10 大特色热点话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 10 大话题匹配的行业各有不同,商家可以根据行业和需求适配选取。例如,「抽象圣体」这一话题,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他们是景区玩家、特种兵打卡的爱好者,也是日常需要奶茶的打工人,因此酒旅、餐饮是重点渗透行业,自助餐、交通出行、咖啡是机会赛道。

在此基础上,对话题有效行为人群进行提取,报告也进一步刻画出 10 大营销特色人群的画像。以「城市烟火气」为例,这一人群的体量约为 5400 万,相应的爆款内容需要抓住锅气的热闹氛围、城市人文归属感以及接地气的口碑呈现。这一人群还对于时尚、科技、旅游垂类有所偏好,有生活,爱打卡是他们的行为写照。



在认清人群特色后,报告进一步提出「PACE」方法论,贯穿本品定位-匹配人群-营销模式-放大热点,共 4 大关键环节,对商家如何经营人群提出了行动建议。



本周优秀案例精选
本周入选的有纯 K、腾讯、蔚来等 6 个品牌。





公司机构和个人投稿,或者对于栏目的升级有更多建议,欢迎联系栏目主编 Juni(juni@socialbeta.com)。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内容合作伙伴和读者加入荐读,让更多有价值的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0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