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周报】七夕消费,年轻人「爱不动」了?
  SocialBeta ·  2025-08-31
【SocialBeta 营销周报】精选每周平台要闻、报告数据、案例以及栏目主编荐读,旨在为处于剧变当中的营销从业者和品牌操盘手提供更具启发式的内容和观点。
文末扫码添加 SocialBeta 趋势小助手微信,备注【0831】,获得本期部分精选报告合集。

栏目主编推荐
①一个字,Tiffany 赢下七夕营销?

推荐理由:今年七夕,Tiffany 一改围绕浪漫爱情的视角,将叙事重心转向了「我」。品牌除了邀请代言人演绎系列广告短片,同时也联动热门播客栏目,就「我,是爱的主语」这一话题展开探讨,旨在传达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性,邀请大家重新思考「我」与「爱」之间的关联。

近几年,奢品市场承压,毫无疑问也改变了奢品品牌的传播逻辑。而对于 Tiffany 而言,无论是「克领导」「拼好链」,还是不拘一格的明星效应,这些或有意或无意的出圈现象,都反映出作为奢品品牌积极回应社会情绪,在大众与自我之间寻找微妙平衡的必要性。

②浪漫失效,品牌在过什么很新的七夕?

推荐理由:当「对爱情祛魅」成为常态,今年七夕的品牌营销也显得更加多元。跳出「爱情至上」的单一框架,不少品牌讲出了爱自己、爱好友、致敬女性的多元故事,从自我价值的关怀到女性力量的凸显,不断丰富七夕的情感内涵。本文中,SocialBeta 就特别汇总了今年七夕值得关注的营销案例,带领大家一览最新的营销风向。

值得一看的数据报告
①七夕消费,年轻人「爱不动」了?——英敏特七夕调研

在单身人口占比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情感关系的价值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七夕之际,英敏特中国团队针对浪漫经济展开了调研,由人对亲密关系的态度出发,为品牌提供营销沟通的洞察参考。

调研数据显示,有 43% 的单身人士并不期待亲密关系,他们对单身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当被问起在情人节、520、七夕等「爱情」相关的节点如何消费时,大多数消费者表示仍以伴侣或配偶为主要送礼对象。但与此同时,有近 30% 的被访者选择为自己送礼,也有不少人送给父母、孩子、朋友,甚至偶像或「纸片人」。

可以看到,节日正在从「恋人专属」走向「情感多元」,成为自我关怀、亲情表达和情绪释放的出口。



从对浪漫节日的付费意愿来看,有近 3 成人群明确表示「不消费」,他们主动选择「爱在日常」,不必流于形式。

基于调研结果,英敏特将节日亲密关系消费者的人群画像划分为四类。

经典恋人:给伴侣送礼,重视共同体验和专属回忆,守护传统浪漫消费。

多担族:看重仪式感和礼物的双重意义,同时给伴侣、父母、孩子送礼,角色多重。

悦己者:强调自我犒赏和情绪调节,看重精神丰盈和自我对话。

为爱发电者:送礼给偶像/虚拟人物,让节日消费成为精神慰藉与社交属性的交汇点。

②中国美业发展新图景报告:渠道角色进一步重塑,抖音引领行业线上销售

尼尔森 IQ 发布《2025 中国美业发展新图景报告》,透视美业零售的渠道现状,揭示美业消费密码。

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美业市场规模达 6100 亿元,同比增长 12.1%。其中,线上渠道为主导渠道,占比 79%。每个渠道因其自身优势和购物者使命的不同,造就了一个独特的美业货架。例如,香水和化妆品在专柜和社交电商中表现突出,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灵感、新鲜感和情感连接的需求;护发产品则因其功能性和补货属性,在大卖场、超市等现代渠道占据主导。



线上方面,截止 2025 上半年(滚动 12 个月),美业品类在抖音达成 2760 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整体同比增长 47%,引领行业增长。店铺直播、商品卡和长视频内容驱动销售持续攀升,旗舰店重要性凸显,品牌自营趋势日益显著,KOL 经济持续发力。与此同时,传统电商仍是大促节点的主力平台,承担定期批量采购的角色,并且相比之下新产品线所占比例较高,价格较高。

面对线上渠道的发展,线下零售渠道正在分化差异化角色。例如,体验渠道如百货、购物中心通过高端化与本土化并行的策略,向新一线与三线城市渗透;而发展渠道如集合店、会员店等则以体验、性价比和数智化转型为核心,成为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关键力量。

对于未来美业零售的发展,报告指出,消费者对于渠道的多向选择将带来行业重塑。消费者旅程贯穿全渠道场景,这对于精细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AI 的参与也会改变消费者了解美妆个护行业信息、尝试小样新品并作出购买的购物与体验路径,搭建「科学」+「智能」的数智化服务体系成为大势所趋。头部品牌例如欧莱雅、资生堂等,已经在 AI 皮肤检测、步态美测量等领域落地了创新解决方案。



③2025 品牌足迹中国市场榜单:伊利位居榜首,娃哈哈、东方树叶引领增速

Worldpanel 消费者指数发布《2025 品牌足迹报告》中国市场榜单。榜单以「消费者触及数(CRP)」为核心衡量指标,涵盖品牌的渗透率和购买频次,直观反映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动态。

报告指出,除拉美市场,在前 250 名品牌中,CRP 增长的品牌占比均超过前一年。聚焦中国市场,渗透率为王依然是首要原则,在 2024 年获得增长的品牌中,有 93% 来自渗透率的提升,扩大客户群体是获增品牌的主要驱动。与此同时,渗透率与购买频次同时发力驱动增长的比例均达到 70% 左右,可见渗透率与购买频次「双轮驱动」成为品牌的破局关键。



从榜单来看,伊利以 11.7 亿户次的消费者触及数居于榜首,持续领跑市场;蒙牛以 9.68 亿户次消费者触及数紧随其后。康师傅、海天分列第三、四位,两者渗透率均超 80%。在快速增长的前十品牌榜单中,娃哈哈、东方树叶、三只松鼠、白象等品牌表现亮眼,其中,东方树叶和三只松鼠是首次进入前 50 榜单的品牌。



以东方树叶为例,品牌 2024 年消费者触及数达到 1.27 亿户次,增速高达 59.6%。一方面,品牌以 900ml 持续推新,补齐核心风味大瓶布局,扩容家内家外消费全场景;另一方面,品牌聚焦下沉市场布局,下线城市购买户数同比增速达到 50%,撬动无糖茶饮增量市场,从而实现消费人群拓展。

④2025 小红书宠物行业兴趣趋势:养宠精细化,玩乐、营养都要关照

小红书发布《2025 小红书宠物行业兴趣趋势》,为站内宠物品牌种草经营提供指引。

数据显示,有超过 97% 的用户在小红书浏览宠物内容。其中,养宠经验、宠物产品、养宠生活方式相关内容的浏览占比接近其他媒体的 2 倍,展现出显著的平台优势性。

小红书上的宠物人群,有超 7 成为女性,23-30 岁占比接近半数,二线及以上人群占比达 58.3%。

从拥有宠物的数据来看,平台养猫人群与养狗人群分布占比约 58% 和 46%,对于对未来拥有宠物的预期,也更倾向于猫。猫狗年龄分布以 7 月龄-2 岁为主,反映出宠物家庭的「年轻化」趋势。



反映到消费上,单只猫消费中位数为 3134 元,单只狗年消费中位数为 3485 元,并且有超过 40% 计划在未来一年增加投入,可见「富养」已成显著趋势。

在消费偏好上,平台宠物主既注重宠物吃好,也注重玩好,猫狗玩具计划增加费用占比接近 6 成。从影响宠物主的决策因素来看,「品牌」的位置正变得日益重要。而从宠主对于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态度来看,更年轻的宠主更显示出对于国牌的信赖,在猫粮的选择上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同时,伴随着养宠精细化的趋势日益显著,除了美毛护肤、肠胃调理等基础性刚需,心脏保护、关节保护也成为猫狗宠物保健的头部需求,这也对应着功能性宠物食品、宠物保健品的潜在市场。



⑤2025 国货美妆消费趋势洞察:「质价比」与「文化自信」双轮驱动

艺恩数据发布《2025 国货美妆消费趋势洞察》,解析美妆消费市场格局。

中国美妆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国货产品加速抢占市场,到 2024 年,国产美妆市占率超越外资,达到 55.2%。

反映到社媒声量上,国货美妆内容声量稳居千万量级但整体增速放缓,热度跟随电商大促节点爆发。国货美妆品类社媒热度持续攀升,其中,护肤赛道增长强劲。



从消费者对于国货美妆的态度来看,超 70% 的消费者将国货美妆品牌的「质价比」视为优势,国货美妆的竞争力已开始从单一的「价格优势」升维成「价值优势」。

聚焦护肤这一细分赛道,国货面膜社媒讨论激增,同时,精华品类依托国货品牌带动的「科学护肤」理念,展现出成熟的品类势能。在功能性上,抗老、修复及美白仍是消费者对于国货护肤核心诉求。

整体上,国产护肤品牌呈现出 4 大核心趋势:男士护肤、中国特色成分、精细化需求、短剧营销。以「精细化需求」为例,精准、具象成为国货护肤产品创新指导,品牌致力于重新书写对于肌肤问题的科学洞察,并且结合文化需求进行赋能,包括深耕单一肌肤需求或特定护肤场景、切入国人特有的肌肤问题、深度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等。



在彩妆赛道方面,国货彩妆产品需求从基础底妆向腮红、阴影等高阶彩妆品类延伸,呈现出一物多用、细分赛道深耕、妆养合一,三大核心发展趋势。以「妆养合一」为例,国货品牌积极布局兼具彩妆与护肤功能的创新产品,强调养肤专业成分。



本周优秀案例精选
本周入选的有迪卡侬、亨氏、力士等 7 个品牌。





公司机构和个人投稿,或者对于栏目的升级有更多建议,欢迎联系栏目主编 Juni(juni@socialbeta.com)。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内容合作伙伴和读者加入荐读,让更多有价值的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0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