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Beta 营销周报】精选每周平台要闻、报告数据、案例以及栏目主编荐读,旨在为处于剧变当中的营销从业者和品牌操盘手提供更具启发式的内容和观点。
文末扫码添加 SocialBeta 趋势小助手微信,备注【0330】,获得本期部分精选报告合集。
栏目主编推荐
①活人感营销,海尔引领 30 年
推荐理由:最近,海尔在社交媒体上牢牢抢占舆论中心。在海尔社媒矩阵的「有效运营」和广大网友的「监督」之下,海尔老总周云杰也正式「出道」,在各平台开设起个人账号,成为品牌对外沟通的新窗口。
其实回顾海尔的「活人感」营销已经由来已久,无论是当年品牌经典 IP「海尔兄弟」的打造还是「80 万蓝 V 总教头」开启社媒营销新时代,海尔都走在前列,并且以此指引向自己的业务、生态,以创新精神,持续向前。
②女性议题,进入「高能量女生」时间
推荐理由:如今,在探讨女性议题时,来自越来越多年龄段的女性成为主角。姨姨奶奶辈的女性正在塑造一种突破传统叙事的全新范本。其中,最先受到关注的,便是初代顶流刘晓庆,随着综艺节目的热播,她所表现出的高能量生命力,被大众重新奉为「精神导师」。这一特质也被许多品牌捕捉到,并由此为切入与消费者展开对话。品牌营销圈的这一叙事变革,也让我们看到女性议题探讨上的理解深化,背后亦映照出全社会对于女性价值认知的转变。
值得一看的数据报告
①情绪价值进阶,7 大消费趋势不容错过!
益普索 Ipsos 携手阿里妈妈发布《阿里妈妈 2025 向新•趋势白皮书》经营增长洞察,提炼出新价值消费时代的 7 大消费趋势和经营机会点,并结合趋势经营案例展开解析。
• 「数智价值共生体」崛起,成消费主力军:00 后群体正以强劲的消费动能重构消费形态,他们热衷构成社交「微圈层」,AI 依赖程度高,对技术信任程度高,并且价值观敏感,消费决策速度更快。
• 媒介触点粉末化,消费决策收口更依赖 AI:数据显示,一个消费者日常主动进行信息搜索查询的平台有 4.5 个,超过 85% 的消费者决策链路涉及全渠道。同时,AI 已经成为消费者进行搜索和购买决策的重要工具,消费者的复购及延伸消费越来越多的来自于 AI 推送。
• 「智价比」已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新驱动因子:消费者在决策时,会有「基础性能x品质保障x智能增值」的多重考量。有数据显示,61% 的消费者愿意为 AI 功能支付一定的溢价,41.0% 愿意支付 20% 左右的费用。特别是在育儿领域,「科技育儿」新型照护模式的兴起。

• 情绪价值进阶,更多元、更高频、更深入:男性对美的需求愈发细分,涌现了众多高速增长的新趋势赛道;情绪价值成为社会「显学」,与赠礼场景深刻关联;年轻人的情绪诉求从表征的「满足兴趣」向纵深的「圈层融入」发展,并且走向愈发细分的「微圈层」。
• 敢于为「认同」消费,文化自信驱动国潮破圈:以黑神话悟空、哪吒为代表的 IP 引爆新国潮。年轻消费者更加珍视和认同传统文化,通过购买国货向外界传递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对文化传承及民族产业的支持。更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标签的国潮品类厚积薄发。
• 追新求变,新品已成为消费的社交货币:从淘宝天猫平台数据可以看到,新品数量、成交量较 2024 年显著增长。 新品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2024 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市场热点增多,并且追热周期缩短,热词关联商品对总体 GMV 的贡献增加。

• 重探索,在多元需求中不断重组消费体验:城市人正在重新「组装」生活,把户外体验折叠进日常生活中。 淘宝天猫平台数据显示,户外骑行、露营、登山、滑雪、跑步等相关类目呈现高增长。此外,人们对于厨房的需求从之前的家庭厨房已经扩展到了「可移动、更灵活」的场景想象。平台数据显示,多功能组合桌及移动厨房较 2024 年均呈现显著增长。
②2025 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研究:追求稀有、独特,青睐高端「社交局」
COE@OMG 发布《2025 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研究》,构高净值人群生活状态,分析重点消费品类的趋势变化及触媒习惯,为品牌提供营销策略建议。
对这一人群而言,当物质需求已被充分满足后,如何构建更有温度的生活成为他们需要不断解答的命题。他们的困扰集中在事业与家庭对个人精力和时间的拉扯,以及无法获得更松弛的生活状态。
在财务投资方面,当前经济环境变化促使他们采取更为谨慎和保守的投资策略,资产保值和安全是他们进行投资的首要目标,黄金也吸引了更多注意,他们中的部分人将其视为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后保障。

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没有给他们的奢侈品消费计划带来太大的影响。「自我愉悦」是他们消费奢侈品的核心动机,同时,他们偏好低调内敛的设计,注重品牌与自身气质的契合。历史底蕴、工艺稀缺、独特品牌个性是关键吸引力。有超过 4 成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某个品牌是因为喜欢品牌背后的历史故事。
对护肤产品的选择上,这类消费者习惯使用国际品牌的高端线级产品,对实际使用体验有极高的要求。在彩妆上,她们则「想买就买」,凭知识储备和直觉为新品买单。
汽车消费方面,这一人群期待车带来体验上的满足感、丰富的社交资源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他们中,有近 7 成有购车计划,其中,多数预购车的价位在 50-80 万之间。品牌选择上,他们尤其偏爱小众的、能提供身份象征的、能满足新奇感的品牌或车型。同时,他们对于新能源车的信任度和接受度在逐步提高,并且期待高门槛的、有获得感的的汽车营销活动,如高端社交、亲子、户外活动等。

媒体使用习惯方面,他们习惯从微信私域和官方渠道获得奢侈品相关信息,并且更信任在机场的投放广告。过度营销会拉低他们对于品牌的好感。此外,他们看重产品能提供的社交意义,更容易接受来自身边人的推荐。
针对上述洞察,报告也进一步对营销方向提出建议:提供专属体验,提供限量优先购等高级会员服务,确保高质量的服务水准;「稀缺性」营销,通过发售限量版或联名版产品吸引注意力;高端社交与知识分享,为他们增加社交机会,增强其对于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营造价值观共鸣,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倡导生活方式或展示履行社会责任以建立情感连接,提升品牌吸引力。
③2024-2025 国货美妆白皮书:彩妆护肤化显著,医美场景下国货崛起
秒针系统发布《2024-2025 年国货美妆白皮书》。报告从「彩妆出圈、场景延伸、文化共鸣」三大维度及「产品创新、消费洞察、渠道升级、全球视野」四大方向出发,解析国货美妆品牌发展变化及消费者偏好。
从产品趋势来看,彩妆护肤化趋势显著,主打彩妆护肤化概念的产品持续推出。此外,IP 联名是品牌的主要营销方式,仅次于常规产品上新/升级,卡通、艺术、文化类 IP 分别以 21% 的占比成为主要联名对象。
新场景方面,情绪+护肤成美妆新赛道。一线精致熟龄女性最为关注「情绪护肤」,渴望通过身心同修逃离都市压力。此外,医美场景下国货崛起,专业术后功能性护肤产品获得青睐,2024 年「医美X护肤」相关内容讨论声量同比增长108%,补水保湿和修护成为消费者医美后的两大主要护肤诉求。

从审美风格来看,国风传统文化潮流热度上升,同时也为美妆行业注入新风向。越来越多的国货美妆品牌结合中国传统工艺、颜色和草本成分对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品牌调性融合传承宣传文化精髓。
成分方面,美妆产品成分赛道呈现双轨化发展,一方面,重组胶原蛋白、珍白因、喜默因等基础成分持续卷「进阶」,另一方面,虫草、黑茶、母菊等长尾植萃成分爆发获红利,以「文化背书+技术突破」双轮驱动 ,成为品牌的崛起密码。
面向未来,报告指出,产品创新、消费心智占领、渠道升级和全球视野,将驱动国货美妆持续增长。

④健身兴趣人群趋势报告:全面健身热度增长,有氧减脂人群基数最大
艺恩数据发布《健身兴趣人群趋势报告》,聚焦全民健身热度趋势、人群兴趣图谱和种草内容洞察 3 大模块,解析人群特征和品牌相应的营销策略。
整体上,从社媒讨论热度来看,全面健身热度增长,以春季热度最盛。抖音、小红书为主要的种草渠道,自律、打卡类话题热度更高。从健身动机来看,体重管理和提高新陈代谢,成为消费者健身的主要动力。运动项目方面,跑步成为热度最高的大众健身项目,此外,瑜伽、力量训练等互动更高。

从人群画像来看,有氧减脂人群基数最大,这一人群以年轻女性居多。Ta 们在内容消费方面,对小红书上的空腹有氧等锻炼类、健身打卡等记录类、见人不如健身等情绪类话题有较高的参与度,热爱搜索浏览空腹有氧、有氧拳击等笔记内容。在抖音上,Ta 们对健身操等锻炼类、自律等励志类、健身 vlog 等记录类话题有较高的参与度。健身单品的外观设计和使用体感最能影响 Ta 们的决策。

相比之下,「撸铁达人」以力量训练为核心,专注肌肉维度与力量突破,更关注健身单品的功能性和使用体感。「专业大牛」则以头部健身达人为主,热衷分享专业健身知识及跟练教程等内容,在小红书上和抖音平台,古法健身内容均具备高互动潜力。
从健身相关的内容来看,主要围绕穿搭、饮食、补剂等内容进行布局,品类上以瑜伽服、速干 T 恤等品类为主,lululemon、耐克等品牌热度较高。以穿搭为例,相关内容中,户外健身类以吸睛为重点,室内健身则更以运动休闲穿搭为主,注重舒适与实用性。
⑤2040 年全球汽车行业前景展望:多极化、自动化、互联化、电气化趋势凸显
罗兰贝格发布《蓄势而行:2040 年全球汽车行业前景展望》,以宏观视角展望引领汽车行业长期变革的四大趋势:汽车行业将迈向多极化、自动化、互联化和电气化的未来。
• 多极化——从全球化到区域化:不同区域在 2040 年前将按各自不同的步调发展,例如中国将不再是欧洲主机厂的唯一增长来源,而会成为一个几乎完全电气化、本土车企主导的市场;北美大部分地区将继续以燃油车市场为主。
• 自动化——从人工到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普及速度远低于预期。此外,自动驾驶车辆的经济可行性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报告预计到 2040 年会有多种自动驾驶车辆在路上行驶,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渐进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到 2040 年车企将会广泛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各个职能部门,推动车企组织结构深刻变化。

• 互联化——从「马力」到「字节」:预计到 2040 年,所有新车都将围绕软件平台构建,即遵循软件定义汽车(SDV)的模式。SDV 意味着小步快跑的敏捷开发模式,时间更短,流程更快,它将为主机厂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主机厂目前仍专注于自研电子电气和软件架构,正在兴起的若干生态系统将推动更高程度的标准化,这些生态系统预测会有 3 种发展路径,即由半导体主导、由科技企业主导以及由主机厂主导。
• 电气化——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纯电汽车的崛起已不可逆,到 2040 年,全球纯电汽车的渗透率将超过 68%。对此,供应链、下游业务和目标市场的结构性转变。供应链脱离化石燃料,创造新的相互依赖关系;下游业务中最具售后市场潜力的高压(High-voltage)电池将会带来新的潜在收入池;拉丁美洲和印度等「全球南方」市场存在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机会。
优秀案例精选
本周入选的有 MUJI、星巴克、ZARA 等 7 个品牌。


公司机构和个人投稿,或者对于栏目的升级有更多建议,欢迎联系栏目主编 Juni(juni@socialbeta.com)。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内容合作伙伴和读者加入荐读,让更多有价值的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