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界自己的苹果」,适马怎么做品牌?
  Zidi ·  2025-05-07
在手机厂商狂卷拍照性能,一个比一个能打的当下,我们还需要相机吗?

答案显然是需要的。

根据 CIPA(日本国际相机影像器材工业协会)发布的相关报告,2024 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和欧洲,成为最大的可换镜头相机市场,占全球总出货量的 26%。



社交媒体上,有关相机热的讨论同样不绝于耳:一机难求的富士被冠以「电子茅台」外号,理光 GR 系列火了五年依旧很难蹲到官方放货,大疆 pocket 3 也要支付溢价才能立刻买到,CCD、胶片相机等上个世纪的产物则重新翻红,成了年轻人记录生活,人手一个的神器。

而这个断货大军的名单里,最近又新加入了一名成员 —— 适马 Sigma 的新品 BF 相机。

以 Beautiful Foolishness(美丽的愚蠢)为产品名,BF 相机单机身售价就要 12999,搭配官方镜头售价更高达 17999(银色版)。产品一上市,就引发了两极分化的评价 —— 有人说如果苹果做相机大概就长这样,有人说这个价格纯粹是来收智商税的,甚至吐槽它长得像不锈钢门锁。



但让我们先来具体看看这个相机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首先,大多数人看到 BF 的外观,第一反应应该都是漂亮。整铝切割的一体式机身,没有接缝,大大满足了强迫症患者。

其次,适马在这台相机上带来了创新性的交互系统:除开快门键,BF 仅有三枚触控按键和一个拨轮,操作十分简易。

最后,在性能参数上,这是一个有着 2460 万像素的全画幅相机,内置 13 种风格滤镜,不含电池重量仅 388 克。



适马官方的介绍里提到,他们希望借这台相机,在性能和简约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对于要比较各种参数的专业器材党来说,这必然是一个性价比不高的选择。但对想要轻松拍照,记录日常的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BF 的出现,无论是外观,还是操作逻辑,无疑都是一种新鲜的可能性。

Beautiful Foolishness 这个乍一听有些「贬义」的名字,在官方解释中,实则是借用了日本作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里,描述喝茶的惬意时刻时,所使用的表述。

换句话说,BF 相机的官方定位,也本就不是超专业的生产力工具,而是为帮助你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生。



当然,BF 的断货也不全是源自市场的热情反馈,而是因为它的产能受限 —— 每天 9 台,适马开足马力每月也仅能生产 270 台,且要供应全球市场的消费者。

事实上,不仅是在做相机这件事上「一身反骨」,适马在品牌化之路上,也尝试摸索着一种新的可能。

2023 年在接受《摄影之友》采访时,适马中国 CEO 王昊就提到要「开发适马产品在中国作为嗜好性消费的潜质」。类比红酒和渔具,王昊认为相机市场,也能够在追求品质生活的人群中形成新的玩家群体。

要知道,适马的主业其实是生产相机镜头。过去,为索尼、佳能、尼康等大厂提供平替相机镜头的品牌,通常会被打上「副厂」标签。而适马又因为不少产品体积大、重量高,被冠以「健身马」的外号。对于一个想走高端化品质路线的品牌来说,这些显然都不是理想的联想关键词。



于是,近几年,适马也走上了一条品牌转型之路。品牌视觉焕新、开设风格化的线下空间、长期合作专业摄影师并面向公众做展览......适马用一系列看似「务虚」的动作,在自己的工具属性之上,叠加了一层有关影像观念和态度的表达。

空间,作为窗口

对于相机、镜头这样重体验性质、高单价的产品来说,消费者的消费决策通常链路较长,比较各家产品的优劣,再上不同平台比价,一个决策回合下来,要消耗不少脑细胞。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恐怕就是亲自上手体验产品了。这侧面印证了相机品牌门店的重要性,在门店中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与理念,品牌也将有更多机会打动消费者。

抱着用一个门店完整讲述品牌故事的决心,2024 年 8 月,适马在上海上生新所的空间开业了。

藏在上生新所的南面一角,这个空间隐在一片绿植之中。推门入内,先看到的不是产品,而是一张点着香的蓝色长桌,和一面带壁龛的白墙。偶尔,这里也提供活动签到服务。



再往里走,你才会看到适马的镜头,三个产品线阵仗不小地挂满了一整面墙。另一边的圆形展示台上,则是为方便顾客试用,陈列展示的镜头和相机产品。





镜头陈列墙的背面,还藏着一个小隔间,用一面超大玻璃面对着过往的行人。这里其实是适马的售后维修间,师傅们在里面操作,仿佛也在演一出默剧。借此,适马亦是在展示自己对待产品,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不同于大多数相机品牌门店,一进去就是大白墙,摆满相机的展示台,适马的这个空间从布局到灯光再到内容呈现,显然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比如为了让顾客拥有更好的试拍体验,他们找到服务不少奢侈品品牌的意大利灯具品牌 Viabizzuno,为这个空间提供了灯光解决方案。

又比如,负责空间设计的 ONOAA STUDIO 设计师高雅在接受《Wallpaper 中文版》采访时提到,他们一开始构思设计方案时,想要选择黑、白、灰这样与日式光学风格高度绑定的颜色,作为空间的主色调。在品牌全球 CEO 山木和人支持之下,设计团队改而选择了棕黄这样更具包容性的颜色,也为这个空间,带来了独有的风格印记。



反常识的一点是,这个空间并不对外售卖品牌产品,而是单纯用于体验。遵循着贯穿 SIGMA 适马所有产品表达的「本(The Ways of Being)、造(The Ways of Crafting)、感(The Ways of Seeing)」三大理念,这一空间推出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收获了不少参观者的好评,也为适马品牌找到了传递品牌价值和理念的恰当场所。

展览,作为链接

隐于适马的门店背面,其实还有一个单独的展览空间。

比如展厅初揭幕时,适马就带来一场名为「会津制造:会津到上海 MADE IN AIZU: AIZU TO SHANGHAI」的展览,展出围绕适马工厂所在地日本会津的一系列艺术品、陈列和摄影作品,也是在回溯品牌源头制造中的扎实工艺。



以及,适马也曾携手丹麦视听品牌 B&O 带来一场名为《4'33''》的展览,在沉浸式的白噪音中,由「观看」与「聆听」两大关键词,延伸出对人类感官体验的思考。

近期,伴随 BF 相机的上市,适马则又围绕新机的主题概念 —— Beautiful Foolishness,带来了一场有关茶禅之道与影像哲学的展览。



可以看到,适马有关产品以及品牌理念的展览,显然都不是「叫卖式」的,不是那种大声说着我有多好快来看我的喧闹,而是克制、内敛的自我表达,留待大家的发现与解读。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像是「润物细无声」,或许一次两次效果并不明显,但长期坚持下来,却有机会成为品牌的独特记忆点所在。

同时,这个展厅也是适马为艺术家们提供展示空间与平台的地方。现在展厅就正在展出艺术家铃木理策的个展「HANA 花」,打开了一个花的影像诗学世界。

再往前,适马也曾携手花道艺术家上野雄次和影像艺术家朱敏,以「缓慢的归乡」为主题,将影像与花道融入同一场展览,探讨心灵的归乡之路。



正如这间展厅在小红书上的账号名 S'neighbors,这里也不仅仅是适马品牌理念的展示空间,还是链接品牌与消费者,与品牌好友的一个重要场域。像是品牌的一间客厅,它欢迎所有路过的人、对这个品牌感到好奇的人,一起聚到这里,共度一些时刻。

展厅之外,适马近年来也在加大与外部影像艺术机构的合作。今年 2 月,适马就作为首席展览合作伙伴,参与了川内伦子在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的个展《遥远闪亮的星,在手中闪烁》,并邀请艺术家来到品牌线下空间开启签售活动。



去年 12 月,适马还曾作为特别合作伙伴,加入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为影像艺术家黎晓亮,打造的「黎晓亮:那时此刻」展览。展览中的《斑马》系列作品,还是由黎晓亮使用适马 fp L相机及镜头所创作而成。

按王昊接受《摄影之友》采访时的话说,这些都是「友商不爱做、看上去没什么回报」的事。但恰恰是这些内部的内容梳理呈现,以及与外部的共创合作,让适马更为精准地链接起了一波摄影艺术的爱好者,并在他们心中获得了更高的品牌认同感。

新视觉,新开始

今年 2 月,适马宣布采用全新的视觉形象。

由来自瑞典的知名设计工作室 Stockholm Design Lab (简称:SDL) 操刀,适马犹如改头换面般,从品牌策略、视觉识别到产品包装等维度,迎来一次完整的更新。

将前后两套视觉系统放在一起来看,适马的新视觉系统明显更多了一丝智性的松弛感,也更像一个有态度、有风格的电子消费品牌。



外显的设计革新之外,适马再次明确了自己在品牌传播策略中的两大重点:

其一,适马将强化「日本会津制造」这一标签。据品牌官方介绍,会津的工厂是他们唯一的生产基地,自 1973 年 11 月 2 日开始运营以来,已经走过 50 多年。清新的空气、澄净的水,会津人勤劳钻研的品质......在适马看来,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过往,适马已经聚焦会津工厂的环境、员工以及自然风貌,拍摄过多部纪录片。换言之,透过对「会津制造」的强调,适马也是想强调品牌的专业精神。毕竟对于镜头、相机这样高度专业的光学工业制品来说,消费者优先关注的必然还是工艺与技术。而适马的解法,妙就妙在他不仅强调仪器、设备、工艺等工厂的硬性条件,还从工厂所在地 —— 会津出发,为自己增添了人文层面的品牌价值。

其二,适马也宣布将延续过往对摄影及视觉艺术的支持力度,同步推出新计划「艺术项目(Art Project)」,帮助更多艺术家进行创作。这与适马在中国市场坚持的策展路线,一脉相承。成为更多艺术家的朋友,出现在更多与专业摄影相关的场合中,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商业投放行为,但从品牌角度来看,确实值得长期的投入。

视觉与品牌焕新的另一面,更是适马变革自己的决心。

同样是今年 2 月,适马其实还在上海启动了一次新品发布会,主题就是「回归与重启」。在智能手机占领拍摄高地,传统相机价值受到质疑的当下,适马品牌全球 CEO 山木和人引用了其父亲,也是适马创始人 —— 山木道广的一句话,「 For the happy moments(忠于美好时刻)」。

为影像创作者提供更纯粹的表达工具,是适马回溯过往找到的品牌初心,也是他们面对当下时代给出的解法。在这个语境下,「回归与重启」,本就是一体两面。

「只要做一件事的价值感在上升,那这就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只要人们依旧有记录、表达和创作的习惯,这门有关于影像的生意,就不会消失。

而适马所做的,正是为影像记录这件事,注入更多意义与价值感,从而吸引同样需要这些的人。

© 本文系 SocialBeta 作者原创,著作权归 SocialBeta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