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 给的泼天富贵,喜茶接住了吗?
  江城子 ·  2025-08-06
文 | 榴莲、江城子

比 LABUBU 更亲民的 LISA 同款出现了!

最近,泼天的富贵来到了喜茶这边。7 月 21 日,知名韩国女团 BLACKPINK 成员 LISA 晒出了一张自拍,粉丝立刻认出法拉利上那杯小甜水,正是喜茶的「三倍厚抹」。



买不起法拉利敞篷车,买不到女明星 LABUBU,全款拿下喜茶总不过分吧?

作为全球偶像顶流,LISA 在 Instagram 上拥有超过 1 亿粉丝,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照片发布仅两小时后,喜茶美国官方账号火速下场,在帖文下互动认领同款,之后还晒出「LISA 定制版三倍厚抹」,以品牌官方立场正式回应这波热度,进一步推动话题发酵。



沾上这泼天富贵的「三倍厚抹」也人气飙升,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众多粉丝纷纷前往喜茶门店购买同款饮品,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打卡热潮。喜茶也火速跟进,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抹茶系列买一送一的活动,#喜茶抹茶全球爆单# 词条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

别管 LISA 这张照片露出喜茶 logo,是不经意还是「超绝不经意」,总之在 LABUBU 海外爆火之后,全网又一次见证了 LISA 的带货能力。

而令我们好奇的是,新茶饮品牌们都在出海,怎么就喜茶用一杯抹茶,在全球掀起了文化消费的狂欢?


喜茶闯韩,误闯天家 or 早有预谋?

K-pop 闯中成没成功不知道,喜茶闯 K-pop 看起来挺成功的。

在 LISA 的带动下,一时间,这杯抹茶成了全世界粉丝的朝圣对象。但这不只是一次运气爆棚的「误闯天家」,如果日常翻看小红书、韩站图、明星机场照,不难发现,从 BLACKPINK 到 Red Velvet、从 TWICE 到少女时代,喜茶早已悄然在 K-pop 明星日常中「刷脸」多年。可以说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K-pop 明星与喜茶同时出现!

前有李惠利 Instagram 上 po 出手拿喜茶的可爱照片,后有 Red Velvet 的涩琪上海签售初尝芒果西柚,喝完之后就立刻化身喜茶激推,甚至 TWICE 的娜琏女王每次来上海,也必打卡喜茶的多肉葡萄,喝完还要在泡泡上向粉丝大声安利:「太好喝了,明天也要喝。」



合理怀疑,喜茶已成韩星用来拉近与粉丝距离的好感度道具。当粉丝看到闪闪发光的她也和普通人一样爱喝喜茶,很难不感慨一句「原来我和爱豆的世界这么近」,然后冲到店里全款拿下。这些生活化线索经过饭圈日常考据发酵,喜茶也顺势成为了粉丝最容易 get 的爱豆同款。

对于品牌而言,这种并非刻意安排的品牌露出,往往比代言人广告更真实、更高效。喜茶没有依赖官方合作,而是以一种「被翻牌」的方式,嵌入明星生活之中。它的高颜值杯型、独特配色和极强可拍性,让它天然适合出现在明星街拍和 vlog 镜头里,而粉丝自然也乐于跟进,开始自发打卡、复刻、分享,把「偶像同款」变成一种日常参与感。

这也不是喜茶第一次闯韩成功,谁还记得此前韩国游客「组团来沪」那阵,喜茶就一度成为上海必打卡的热门地标,每个来中旅游的韩国人都逃不过「芝芝葡萄」「芝芝芒芒」「芒芒甘露」的诱惑。而今,随着明星加持、社交再放大,喜茶逐渐完成了从「潮流饮品」到「K-pop 时尚单品」的认知转变。

同时,K-pop 本身的文化特质也为喜茶提供了极佳的传播土壤。作为一种以「可模仿、可参与」为核心的全球青年文化,K-pop 粉丝社群本就乐于关注偶像日常中的每一个消费细节。从一杯奶茶的口味猜测,到杯套 DIY 的设计复刻,再到「谁手里的那杯是不是喜茶新品」的反复考据……这些热情不仅为品牌提供了持续曝光,也强化了粉丝间的社交参与感。

而这也正是喜茶的高明之处,它不是通过官宣代言强行进入明星人设,而是通过视觉美感、审美调性与生活方式的持续打造,成为明星本身也愿意使用的品牌,从而悄悄走进了明星和粉丝的生活里。

也正因如此,当 LISA 拿起喜茶那一刻,它才有可能成为被主动传播的内容。因为在社交语境中,这不是品牌植入,而是一个真实可感的生活共鸣瞬间。而当粉丝开始模仿、跟风、打卡,品牌所收获的也不仅是销量,而是一个深度绑定流行文化氛围的用户心智。

喜茶用这场看似偶然的 LISA 爆点,让外界终于看见它在韩流圈层已经铺排已久的社交存在感。从惠利到涩琪、娜琏再到 LISA,喜茶不止是明星们手上的一杯饮品,更成为一种可以被参与、被分享、被讲述的文化象征。


喜茶重新定义「中式茶饮」出海

如果说 LISA 那杯喜茶带来了一次现象级出圈,那么真正支撑这场爆点背后的,是喜茶早已铺排多年的全球化布局与文化渗透。

从东南亚试水,到欧美一线城市深耕,喜茶的出海故事,其实远比一杯奶茶被晒更精彩。

先铺垫一个中国新茶饮出海的大背景。相信这两年,留子们的共同感受都是:太好了,给我们的奶茶选择越来越多了!

中国奶茶在全球疯狂溜达的几年,让人经常有种出国了又没出的幻觉。这背后,是中国新茶饮在国内面临增长瓶颈后,集体寻找新增长叙事的战略转向。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 3547.2 亿元,未来几年将维持小幅但稳定的增长态势,到 2028 年有望突破 4000 亿元。随着市场空间趋于饱和,行业也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的存量竞争时代,品牌之间比拼的不只是门店数量,更是品牌力、内容力与长期战略的穿透力。

早在 2018 年,喜茶就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成为最早「出海」的中国新茶饮代表。此后,喜茶没有急于铺量扩张,而是选择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实验田,逐步沉淀品牌出海模型。如今,当蜜雪冰城喊出「万店计划」、霸王茶姬高歌猛进「下南洋」,喜茶走出了另外一种路径,转向新加坡、纽约、伦敦、墨尔本等市场需求已然成熟,消费潜力也更强的高势能市场,重新定义「中式茶饮出海」。

喜茶的营销策略是,在这些多元文化交织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将其擅长的「城市文化」打法充分施展, 以实现品牌的在地化。

因此,喜茶靠的不是降价促销,也不是流量代言,而是通过审美、产品、空间和叙事的联动,静水流深地进入用户日常。这不仅仅是产品在地化,更是品牌认知在地化。



在纽约,喜茶不仅以品牌最高规格的旗舰形态 LAB 店模式高调入驻,秉持着 LAB 店独特的实验先锋性定位,不仅推出全球限定饮品「抹茶开心果雪花冰」,还选用当地新奇士橙来开发限定新品「Californian Sunset(加州落日)」,以满满西海岸风情的命名去引发在地联想。



在伦敦,它推出「Royal Milk Tea」,结合英式奶茶文化与中式原叶茶底,模糊了中西饮茶习惯的边界;到了澳洲,品牌与主打健康功能的 Vida Glow 合作,将茶饮与「胶原蛋白」「抗糖」等概念结合,直击当地消费者的养生心智,限定6000 杯很快售罄。



同时,视觉和空间也是喜茶传递传递调性的关键。喜茶的海外门店不是照搬中国门店形象,而是根据街区文化与建筑语境量身设计。从材质选择到色彩配比,从灯光氛围到社交打卡点布局,喜茶试图将空间打造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这让它区别于只在华人圈内流通、菜单全中文的华人奶茶店,而真正成为全球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这些动作,是一次次品牌主动进入城市文化语境的过程。每一次扩张背后,都是喜茶在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是什么样子?

当品牌不再是来自中国的标签,而是与你生活有关的叙事,它才有可能真正收获当地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让喜茶成为文化内容的天然素材。它既能出现在 kpop 明星的日常分享中,也能被纽约博主晒为街头潮流配件;能融入伦敦观赛地图,也能作为澳洲 influencer 的健康生活方式象征。喜茶不只是走进了市场,而是走进了不同的文化。

也正因这种长期的文化扎根,喜茶在多个海外城市迅速积累起口碑与人气,成为当地年轻人愿意排队打卡的生活方式选择。喜茶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北美首店自今年 2 月开业以来,「纽约人排几个小时喝上喜茶」成了 TikTok 上的持续发酵的话题。而喜茶开在 Beverly Hills 的门店,正是 LISA 日常活动频繁的区域,那杯「三倍厚抹」也得以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她的照片里,并被全世界粉丝看到……在海外,喜茶这待遇,也算是独一份的荣宠了。



可以说,喜茶通过因地制宜的在地化营销,在海外市场取得了销售与口碑的双丰收,也沉淀出了自己的出海模式:

在一个话语权更去中心、文化影响力高度流动的世界里,真正的品牌全球化,不是「我们征服了市场」,而是「我们被文化自然接纳」。


用一杯奶茶,打开出海想象力

喜茶从未请过全球代言人,却比很多请代言的品牌更擅长进入公共视野。不是因为它运气好、明星巧合喝了它,而是因为它把品牌做得足够自然地出现在「文化现场」,明星可以晒,博主愿意拍,路人愿意排队,社交网络愿意放大。喜茶不是买曝光,而是制造出现感。

这种「自然出圈」的背后,是喜茶出海战略中的四个关键词:高审美表达、生活方式内容、本地文化链接,以及全球叙事能力。

喜茶深知,出海是产品外运,更是一场文化翻译。它没有一味强调自己从哪里来,而是用更柔软的方式来讲述,通过一杯抹茶、一间城市限定店、一款联名饮品,让用户说出「这就是我想喝的茶」「这杯饮品好懂、好看、好讲出来」。产品是触点,审美是桥梁,叙事是连接,品牌认同才是最终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喜茶能开设「观赛茶室」快闪店,用新式茶饮和视觉设计讲述一场东方审美下的全球赛事体验,喜茶也成为首个进入法国市场、使用真品质原料的中国新茶饮品牌。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还通过与体育和时尚等全球热点事件的结合,显著提升了品牌的国际曝光度。



在纽约时装周,它能与华裔设计师 Sandy Liang 合作推出限定款,成为潮人街拍手中的时尚单品;在伦敦、洛杉矶、墨尔本,它能以一座 LAB 店、一款联名抹茶,渗透入街区生活和本地社交语境。

这种打法,也是喜茶近年来在国内品牌升级经验的延展。

在国内,新茶饮品牌普遍进入卷联名、卷空间的后周期,在茶咖品牌「三天一小联、五天一大联」的常态动作下,喜茶走向另一端,以精品化、高势能的差异化联名思路,铺开了一张文化网络,既为回归用户与品牌搭建起基础,也为自身在行业下半场的竞争探寻新的增长动能。通过持续深化与具备调性、质感的品牌合作,喜茶正在着力构建一个更具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的商业生态。

所以你会发现,LISA 的那一杯,不只是一个流量入口,更是喜茶多年来「品牌即文化表达」的结果。毕竟,一个品牌能被 K-pop 明星频繁选择、自然出现在国际社交媒体上、甚至成为全球粉丝的打卡对象,这绝不仅仅是运气或巧合。在这个高度同质化、价格战激烈的新茶饮出海赛道中,喜茶正在用「更审美、更深度、更长线」的方式,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全球化路径。

不是泼天富贵砸中了喜茶,而是喜茶早就准备好了,所以接得住。

© 本文系 SocialBeta 作者原创,著作权归 SocialBeta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0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