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an 做展览,何以如此 pidan?
  SocialBeta ·  2023-03-16
文|水母、榴莲

「当动物注视着我们的时候,它们真的看见了吗?」

随着第七届 abC 艺术书展以 「游牧与想象」为主题的旅程,抵达了上海的最终站,此次书展的协办单位 pidan 和 abC 书展共同提出了这样一个似乎不像问题的问题,并通过一场特别主题展览,给出了回答。

尽管为期三天的书展已经结束了,但这场以「动物看见了吗」为主线的展览,还在上海苏州河的河畔继续,将每一位到场观众,卷入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无尽思索。

一场展览,深入动物眼中
从「游牧与想象」出发,一直专注为猫创造产品的 pidan 和关注艺术书领域的 abC 书展也打开了想象的边界,由主题展览、主题选书与自主策划项目三个单元,共同构成了这场特殊的展览。

展览现场,四位艺术家以不同形式探讨人与动物关系的新型可能。



行走各地的艺术家刘帅,长期收集着动物所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在《动物乡愁》这组作品中,他运用所收集人类眼中的入侵物种的「痕迹」,构建起它们与其故乡或异乡的故事。例如这枚由非洲大蜗牛壳制作的装置,是刘帅在深圳前海一处树林中捡到。蜗牛壳是天然的扩音器,艺术家将其制作为声音装置,录制于东部非洲小城的几段雨声会在其中播放出来。将遥远的声音带到千里之外的此时此地,透过蜗牛壳向外扩散。

通过跳脱出科学之外的浪漫化表达,艺术家赋予动物以人类共通的乡愁思绪。而在人和动物交错的思乡故事中,生命的意味也愈加令人深思。




来自新加坡的艺术家赵仁辉,则是一位致力于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多学科艺术家。名为《And a Great Sign Appeared》的这组鸟群摄影作品,是他偶然观察到自家窗外聚集了大量的亚洲开嘴鹳——一种新加坡的外来鸟类,随即以镜头将其记录下。鸟群不知从何而来,亦不知将往何处去。而在人类因疫情被按下旅行暂停键的当时,这群自由的外国来客集体造访,形成了更具戏剧性的动静对比。

尽管艺术家们的着眼点与呈现形式各不相同,但皆是由平等的视角与感性的艺术化表达,去演绎动物眼中的世界,既能触动观众产生更多不设限的思考,也契合了 pidan 品牌中一贯的浪漫基因。作为宠物品牌,pidan 此前曾多次探讨人宠关系,而此次通过展览,品牌则将视角放大至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交往历史,站在动物的立场上重新去思考关系背后更绵长的意蕴。

但在拉大视角的同时,pidan也特别策划了「亲密的词典」这一内容,回归于猫的主体对象,凸显其专注于猫咪用品品类的品牌特征。




pidan 告诉我们,这一项目的灵感,其实来源于一个村庄,生活在村里的流浪猫们经常会和人类共享着同一把椅子,在椅子上自在地晒太阳。在 pidan 看来,这里的「椅子」其实成为了人与猫咪之间亲密状态的具象表达。「亲密的词典」便是由此而引发的联想。

因此,此次项目中,由 pidan 工业设计师们所创造的非标品桌子、椅子、床等等的「物」,被赋予了释义的功能,用于解释我们和猫咪相处时「亲密」感受中不同层级的指意,将「物」作为一种语言,编撰用于解释「亲密」的词典。pidan 也希望通过具体的「物」的表达,填补不同语言在转译过程中表达丧失的状态。



在现场,pidan 将空间构筑成一本实体化的词典,展区由「物的词典」、「物的证明」和「编撰练习」三部分构成。「物的证明」放置着人和猫相处中的一些线索,当观众被某种线索所触动,联想至自己的现实生活片段,便可以参与至最后的编撰练习中。观众将以具体的「物」为表达的媒介,重新去建构这一线索所代表人与猫咪的亲密之感,编撰这本「亲密的词典」。pidan 也计划在等展览结束后,将人们书写下的「亲密」编辑成一本真正的小词典。

从观展到参与,透过「动物看见了吗」这场展览,pidan 让更多人可以体会到,无论是人类与猫,还是与动物、与自然的一切,我们从不是单向的观看者,在注视着自然生灵的时候,我们也同样被注视着。视线交汇时产生的那些感知,都值得更深入细致地去体会与思索。

一个空间,深入品牌表达
我们关注到,此次展览落地生根的地方,是 pidan 于去年打造的「pidan Gallery 」。它是 pidan 上海办公室的一层展览空间,选址于上海苏州河边的一栋老建筑,为上海福新第三面粉厂旧址,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去年 8 月,这个空间迎来了它的首展——「截·面 — Award360° 2021 年度设计 100 展」,用 100 件年度设计作品,展示当下国内优秀设计力量。




无论对于成熟品牌还是年轻品牌而言,通过自主办展向公众传达品牌理念,在今天都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如 pidan 一般,为此专门去创立一个固定策展空间的品牌,仍然比较少见。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pidan Gallery」之于 pidan 的意义,是作为它直接触达消费者的阵地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一属于 pidan 自己的「公共文化客厅」,帮助它加深了自身的精神属性,令其能以更多元、更综合的方式来释放品牌表达。借助不同类型的展览和活动,pidan 能从更丰富的维度展现品牌的审美和风格,并与既有的消费者达成更深层的情绪联结。

从「截·面」、「动物看见了吗」等展览中也不难看出,「pidan Gallery」选取的合作对象都具有某种相似的表达气质。他们可能活跃于文化、艺术、设计等各个领域,但都保持着对「美与创造」的一致共识。同类之间的吸引力,也让 pidan 有机会通过这个敞开的入口,与志同道合但尚不了解它的新朋友们发生交集。



而也正如花心思去打造这个策展空间,「品牌表达」是 pidan 一直以来的坚持。在销售之外,它做了大量一个传统宠物品牌本不必做的事情。包括创办品牌刊物、与用户共建「互动歌单」、制作对猫咪有毒的植物科普手册、人猫同享的食谱,以及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带着产品环球旅行……这些内容看似触角广泛,但无一不在塑造着 pidan 身上那股难以言说的统一气质,让 pidan 能更接近「pidan」,而不是其他难以被区分、被定义的品牌。




营销大过品牌的时代,可能还是会有很多人质疑,投注大量精力去做看不见即时效果的内容表达是不是一种无用功。对此 pidan 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做内容的有用,可能是打引号的『有用』。它肯定没有办法给你最直接的反馈,但是它会起到一个与同类建立联结的作用。

当被展览主题所吸引的观展者走入展厅,因猫与毕赣而产生兴趣的用户点开《破碎太阳之心》,乐于沉浸在纸质书籍中的人翻开《不辨的日常》,与 pidan 气味相投的伙伴总会从它的内容中收获自己的思考,从而与品牌达成无形的「联结」,而这种联结,是润物无声却坚实长久的。

就像今天,你会觉得 pidan 所做的一切都很 pidan,pidan 所吸引的人们也很 pidan,这就是品牌表达的力量。
    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