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次,专业京剧演员出身的导演邹四维,对《三岔口》进行了一次二创,用一台 iPhone 拍出了全新意念。
邹四维导演认为身段肢体是共通的世界语汇,由此对京剧唱念做打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取舍,只保留了做和打的部分。短片着墨在原剧摸黑开打这一精髓,但是略去了原有的情节,转而凭借音乐、演绎和剪辑来形成节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离了本就意象化的舞台场景,仅仅用黑白两种视觉效果来表现空间。这是对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极致抽象,将角色的武斗表现为黑与白两个空间的对峙,赋予了传统剧目前所未有的视觉表现力。

和以往 Apple 的影片一样,这支短片用 iPhone14 Pro 进行拍摄。结合 iPhone14 Pro 此次摄像模式的主要卖点,不难理解 Apple 为何选择《三岔口》作为表现载体。作为京剧中「黑白双打」的经典之作,附加上导演对于视觉效果的强化演绎,高难度的武打动作、高低光的快速切换,是对手机拍摄的极大考验。而凭借 iPhone 灵活轻便的机身,运动模式的加持,低光、高光的表现力,短片沉浸式地呈现出了演员的武打身段和明暗光线的变化统一,让黑、白对立的人物在黑白空间之间的戏剧张力,大大超出传统舞台的冲击力。

这并不是 Apple 首次挑战京剧体裁,今年的春节贺岁大片《过五关》,就以京剧为载体,讲述了一个在传统和现实的冲突中坚守信念的鼓舞人心的故事。而不同于《过五关》主题先行的叙事方式,《三岔口》在情感方面不着一墨,独到地选择了重构传统剧目的表现形式,用科技助力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正如导演邹四维所说,「在具象化的时代,京剧的意象化是奢侈品。科技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触达这个奢侈品。」

无论是《过五关》的情感叙事,还是《三岔口》的抽象表达,对传统文化富有新意和诚意的挖掘,是 Apple 持续本土化进程的重要环节。站在科技、商业与人文的三岔路口,Apple 用这么一支富有创意的影片,为想要以融入文化提升品牌力的品牌,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