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小小的我》在院线热映,影片讲述了脑瘫患者刘春和(易烊千玺 饰)勇敢冲破身心的枷锁,为外婆(林晓杰 饰)圆梦舞台的同时,也努力寻求着自己人生的坐标的故事。线下,由群玉山与星球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内容机构「蓝色共鸣」担任主策划、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小小的我》电影团队联合出品,共同发起一次面向社会的更名倡议——《别叫我脑瘫》,旨在消除人们对患者的误解,为患者争取公平的发展机会。
Cerebral Palsy,在国内被译为脑性麻痹或脑性瘫痪,但在民间俗称为「脑瘫」。据统计,中国有 600 万「脑瘫患者」,其中相当数量的患者拥有正常思考、生活与工作能力。但长期以来「脑瘫」一词不仅让很多人对他们产生误解、甚至歧视,他们也因此经常丧失很多公平的学习、就业等机会。一个无障碍的社会,首先应当消除人们认知上的障碍。借着电影上映热度,短片倡议以「五慢症」代替「脑瘫」这一俗称,给予病症全新的诠释——患者其实和普通人一样,他们只是一群慢了一点的普通人。
除此之外,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与《小小的我》电影团队联合蓝色共鸣还发起一项针对中国 8500 万残障人士的公益行动《苔花公约》。「苔花」在影片中是一个关键意象,是诗人袁枚《苔》中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主体性,也是刘春和希望作为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欲望。每个张贴或使用「苔花」标志的企业、组织、机构或个人,就意味着愿意给予残疾人公平的就业、就学、兴趣发展机会,或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电影在立意上,关注边缘的弱势群体,以呈现真实的患者形象,希望从观念上重塑社会共识。电影之外,品牌携手更广泛的社会组织和公益力量打造更加文明、包容的社会环境,给予每一位残障人士拥有和普通人平等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让电影不仅仅停留在短暂的荧幕时间,而是引起更广泛的社会讨论和更实际的社会行动。[Social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