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跟着盒马长见识了!这次是什么新东西?
最近小红书上有网友发帖表示「差点因为没文化错过了盒马新品银耳多糖」。不少人看到配料表时都觉得疑惑:明明没有糖,为什么要叫「银耳多糖」?有人还专门去问了 ChatGPT,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个被名字「耽误」了的好东西。

所谓「银耳多糖」,其实不是指额外添加的糖分,而是从银耳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多糖类物质,是银耳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成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银耳多糖=银耳的精华部分。虽然名字听上去有点学术,但其本质是将传统养生食材银耳,做成了可以随时随地喝的便捷饮品。

不少尝过这款新品的消费者们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口感滑滑的,有银耳香味」、「不想喝白水又不想喝饮料的时候最适合了」、「这个健康的味道可以冲」......
看完这些反馈不难发现,这款新品之所以能打动消费者,正因为盒马精准捕捉到了当下年轻人既想养生、又爱尝鲜,既追求健康、又讲究便捷的需求。基于这样的洞察,盒马将银耳制作成了方便随手的滋补饮品,自然地融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盒马新品,凭什么让人「上头」?
前段时间,凭借对网络热点的敏锐捕捉和快速落地能力,盒马推出的白马王子汤以猎奇的蓝色外观迅速火遍全网,成为现象级爆款。紧接着,银耳多糖成功补位,成为新晋的盒马断货王。

如果把这两款产品放在一起比较,乍看之下,相比前者饭缩力十足的视觉冲击,这一波新品似乎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但实际上,盒马再次把小心思藏在了产品名里:如果说白马王子汤是利用命名借势玩梗、制造话题,那么银耳多糖则是通过命名设置悬念、激发起大众的好奇心。
在秋冬滋补时节选用银耳作为原料本不新奇,但依照大家以往在盒马的消费经验,这类健康饮品往往会强调「低糖」「减糖」。
然而这次盒马却一反常态,直接将产品定名为「银耳多糖」。这一打破常规的做法,让新品一经推出便自带话题性和传播力,同时借由「多糖」一词可能带来的理解偏差,为用户留出自主发掘的空间,埋下了一个天然的互动锚点。

当消费者看到「多糖」二字时,疑问自然产生,进而主动检索、询问,最终了解到这里的「多糖」指的是银耳所含的天然活性成分,而不是额外添加的糖分。这一由好奇驱动探寻、再到认知反转的过程,不仅让产品的健康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在社交平台上自发带动二次传播,进一步推高了新品热度。
从「白马王子汤」到「银耳多糖」,可以看到盒马在打开食饮推新的想象空间上,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径。
在产品层面,盒马紧扣健康消费升级趋势,将螺旋藻、银耳这些原本就存在于市场的成分原料重新包装。同时,展现出敏锐的热点捕捉能力和快速的市场反应,通过借势玩梗、制造反差等方式赋予产品新的话题性,让食饮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成为消费者愿意主动分享的「社交货币」。
而那些尝鲜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测评,又自然帮助盒马完成了一轮高效的「市场教育」,带动更多消费者主动了解、尝试、复购。
当然,这些爆款能够接连出圈,也离不开盒马在健康赛道上的长期布局与持续投入。
卷王盒马,「猛攻」健康
如果你是盒马的常客,或许在逛门店或 app 的时候已经能感受到,近一年来盒马密集上线的新品中,其实包含了大量的「健康」商品。
毕竟,要说如今的年轻人最关注什么?那一定是健康。他们集体涌向健身房、把动态血糖仪玩成日常装备,甚至认真研究食品配料表里的每一个成分。就算无法一直高度自律,吃点低卡三明治、喝点药食同源水,也能抚慰焦虑的心情。
作为商超界出了名的「卷王」,盒马当然早就盯上了这波风潮。更为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跟风试水,而是围绕不同人群的真实生活场景和健康需求,构建起了系统化、有层次的产品矩阵。
针对减脂健身族,或有控糖需求的人群,盒马推出了一系列自有品牌低 GI 新品:沙琪玛、青菜包、常温酸奶、蜂蜜......不管是曾经的高热量代表,还是大众心中的健康食品,都能用「低 GI」重做一遍。
同时,盒马还对过往商品进行升级,不仅给轻食沙拉、三明治做能量认证及标注,还优化了部分明星商品配方实行减糖,全方位满足如今消费者的控糖控卡需求。

此外,一些新颖的健康原料、概念也被盒马挖掘出来,融入到产品当中,变成货架上看得见、尝得到的新选择。
今年 3 月,盒马首发上线了「欧坦德」系列酵醒欧包切片,一经推出便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舆论风暴。作为产品最大的卖点,「酸面团」这个原本属于专业烘焙圈的概念也因此破圈,逐渐成了健康烘焙领域新的流量担当。

据商品页中介绍,「酸面团」是由谷物原料、水、微生物通过长时间发酵,形成的酵种及其衍生物。用其制作的欧包不仅更易消化,对轻度麸质敏感人群更为友好,同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益生元还可滋养肠道菌群。
正因如此,即便单片最高售价接近 15 元,被不少消费者称为「面包刺客」,但该系列至今仍保持着极强的用户黏性,单品月复购人群超 8000 人,还有大量用户在小红书上持续分享自己的创意吃法,形成了一股自发的口碑热潮。

○图源小红书用户@一条司康、@小罗食记、@1yliy
面对「脆皮打工人」无痛养生的需求,盒马今年同样大举开发「药食同源」新品,用一杯即饮的「养生水」,帮助年轻人在工位上完成今日份的自我疗愈。
从「轻养生」系列 2.0,到与中药老字号李良济合作推出的「暑清元气水」和「五汁饮」,再到秋冬上新的「雪莲果秋月梨枇杷露」「酸角西梅菊苣饮」「金银菊百合姜枣饮」......盒马不断从中医传统理论中汲取灵感,并基于不同时节的养生需求上新对应单品。无论你是想祛湿、养雌,还是降火润肺,都能在货架上找到合适的选项。

○图源小红书用户@J001、@广州盒马大悦汇萝卜盒
除了借鉴咱们老祖宗的智慧,「白人中药」盒马也没有放过。例如风靡欧美的 shot 饮概念和抗炎成分「姜黄」,就在盒马的本土化改造下,摇身一变成了「HPP 姜黄生姜柠檬汁饮料」:通过 HPP 超高压冷榨工艺锁鲜,搭配生姜、柠檬和蜂蜜,一口下去腹腔火辣辣,直接原地升天。

○图源小红书用户@一只菜阿
不只是饮品,「药食同源」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盒马的各个品类,甚至盒马还会在商品细节中,为年轻人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当黑芝麻包被做成蓬松云朵造型,取名为「乌云快走开」,文案还写着「一口赶跑小脾气~」,试问谁能抵挡如此可爱贴心的云朵包,不将它好好享用呢?

为了让这些选择更高效地触达用户,盒马还将所有健康商品系统归纳到 App 内的「健康生活」专区。点进专区页面,低 GI、药食同源、自然有机、配料干净等标签一目了然,同时每款符合条件的商品首图左下角都会标注对应标识,哪怕消费者只是在首页随意滑动,也能一眼关注到商品重点,缩短决策时间。

正是凭借对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精准洞察、对消费趋势的快速响应,以及对购物体验的持续打磨,盒马才能在逐渐拥挤的「健康赛道」爆款频出,越卷越出圈。而这些「网红」新品,其实也是盒马商品力最直观的外显,帮助品牌不断强化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在他们心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当产品本身,成为最好的沟通载体
走过十年,盒马今年交出了一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绩单: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阿里 2025 财年年报显示,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盒马 GMV 超过 750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 EBITA(息税及摊销前利润)转正。据各大媒体报道,在盒马十周年开放日上,盒马 CEO 严筱磊还透露了关键细节:「盒马在过去一个财年里面,每个月都是盈利的。」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盒马实实在在的调整与聚焦:逐步关闭盒马 X 会员店,集中资源深耕盒马鲜生与盒马 NB 两大核心业态,并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渗透。与此同时,它将重心重新放回了零售最根本的命题上——「商品力」。
在盒马 CEO 严筱磊看来,真正驱动用户持续探索并愿意下单的,始终是新鲜独特的商品和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围绕这一核心,盒马以「新鲜、健康、悦己」三大关键词为方向多线并进,通过高频迭代和差异化产品,不断强化自身的市场辨识度与用户黏性。
《盒马十周年消费趋势报告》披露,过去 10 年间,盒马建成了 8 个供应链中心、超 300 个直采基地、8 个物流中转仓,遍布全国乃至延伸至海外的供应链网络,让各地好物得以「无时差」上架。而像货架期仅 30 天的「月月鲜」大米、28 天保质期的精酿鲜啤、HPP 冷压果蔬汁等产品,不仅用严苛标准定义「鲜」,也因独特体验成为社交平台上的自发传播点。

「猛攻」健康外,盒马自带的「互联网基因」,也让其在产品开发上始终敢玩、会玩:
今年年初,盒马上线了一款「钱的味道」香薰礼盒,一举成为 2025 蛇年春节的「客厅爆款」;十周年与王者荣耀的联名合作,巧妙借用英雄名进行商品名大改造,抽象到让玩家忍不住下单;前段时间固体杨枝甘露爆火后,盒马又迅速推出「不脏手」版......这些看似轻松的「整活」,实则也都是品牌对年轻人「悦己」需求的细腻回应。

十年时间,盒马从一个新零售试验田,长成了能自我造血的成熟业务。如今的盈利,并非终点,更像是向市场释放的一个明确信号:回归购物的本质,将产品本身当作与消费者最真诚的对话方式,增长自然能水到渠成。下一个十年,盒马或许不再追求跑得多快,而是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