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因为这届年轻人主打一个「有谷必吃」。
从奶茶、餐饮到日常百货、快消品,「为赠品买正品」的模式已渗透到年轻人消费决策的方方面面。在此趋势下,大大小小的 IP 都被充分开发:喜茶联名 Chiikawa 以萌系周边圈粉无数,奈雪联名《如鸢》推出水敏卡、亚克力立牌等限定周边……各种二次元 IP,几乎承包了年轻人消费的半壁江山。


然而,联名热潮之下,消费者的心态也在悄然转变。这届年轻人早已不好糊弄,是周边就能赚钱的年代正在远去,消费者对联名的要求愈发严苛,从周边质量、设计还原度到活动诚意,每一项都成了衡量标准。
因此,随着联名爆炸一起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吐槽:有消费者说部分联名「不尊重 IP,设计与世界观严重脱节」,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也有人无语「备货严重不足,想要的周边秒空,饥饿营销感拉满」;还有用户直指「毫无诚意,只是换了个包装就变相涨价,性价比极低」。
就在这样的热潮与吐槽交织中,今年,屈臣氏饮用水和《鸣潮》的联名合作,却凭借独特的设计与真诚的姿态,在玩家群体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评。
品牌不仅以「105℃ 热爱共鸣」为主题传递对二次元群体的真诚尊重,更是在联名周边设计与线下活动布置层面充分关照玩家感受,最大限度保障玩家体验,用具体可感的诚意让玩家直呼「有被重视!」。更有其他 IP 粉丝在评论区喊话:「求求品牌看看我们家 IP !」「按这个标准卷起来!」

○图源小红书@疯卷葵
这些热情反馈的背后,体现出玩家们对这次合作的认可,也是消费者对真诚联名的渴望。屈臣氏饮用水没有陷入「换包装、卖溢价」的套路,而是真正站在玩家视角做内容,将产品刚需属性与 IP 情感价值深度融合,为行业树立了 IP 联名的新范本。
屈臣氏饮用水和鸣潮,一次诚意满满的合作
要进入年轻人的世界,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不能硬凑。
在过去常见的联名模式中,品牌往往充当着借势者的角色,依赖顶流 IP 的热度和粉丝基础来换取曝光,讲究的是效率至上。因此,大热 IP 成为了品牌们的必争之地,往往得烫门者得天下。
但这一次联名,屈臣氏饮用水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它没有把联名等同于买顶流,而是将目光投向《鸣潮》这样一款刚上线不久的年轻游戏。相比「国民级大热」的光环,《鸣潮》一度被玩家自嘲为「只有 130 人在玩」,但屈臣氏看中的正是游戏背后的年轻社群潜力。对品牌来说,联名的意义更在于找到一个能共鸣的文化语境,以真诚的姿态进入年轻人的对话场。

作为一个走过 120 多年的老品牌,屈臣氏饮用水始终保持着年轻化的姿态。与《鸣潮》的合作为它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品牌能够借助玩家的热情和社区活力,拓展出全新的沟通空间。
这种「不敷衍」的诚意态度,贯穿了联名的每个细节。
首先,守岸人、布兰特、相里要、赞妮这四个联名角色的选择经过了巧妙设计。一方面,这几个角色是游戏中的大烫门,在玩家群体中有着相当的号召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屈臣氏饮用水深入理解游戏内核后,结合角色设定与饮用水产品特性的深度考量的结果:守岸人与布兰特与大海元素呼应,相里要的科研身份映射蒸馏制水的工艺逻辑,而赞妮作为「打工人」角色则天然贴合日常补水场景。

同时,这波联名在多款周边设计上,也颇具亮点。不仅吧唧有绝美镭射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展现柄图美貌,还有渐变材质的水波纹杯垫,贴合角色形象的同时还创意十足。更有 Q 版透卡、立牌等各种周边类型,多种吃谷爱好一次满足,精致度和还原度全都拉满。

尽管稍显遗憾的是,这次联动没有出现一套新柄图。但从主题诠释到物料创新,屈臣氏努力将品牌特性与角色故事线紧密结合,创造出真正符合玩家语境的表达,同样收获玩家的认可。
可以说,这一次屈臣氏饮用水打破了二次元联名割韭菜的常见雷点。没有高门槛、没有敷衍的物料,而是用实用性强、品质过硬的产品和细节满满的周边迅速积累口碑。对《鸣潮》玩家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消费行为,更是一场诚意十足的同行之旅。
以热爱为核,一场 105 度的双向奔赴
这场联名的核心魅力,在于实现了品牌与玩家之间的深度羁绊。屈臣氏饮用水以「玩家视角」搭建体验场景,玩家则以自发传播和情感认同热情回应,最终让品牌在二次元圈层实现口碑与声量的双重出圈。
虽然还称不上「老二次元」,但是屈臣氏饮用水却借助这波联动丝滑融入了玩家群体的社交语境。在线上,品牌推出联名产品与瓶盖抽奖玩法,用「68 米回本大礼包」等福利精准击中玩家兴趣点;
在线下,它则将联动延伸至城市空间与日常消费场景。在联名产品线上发布后,屈臣氏饮用水还进一步入驻暑假期间的广州萤火虫漫展,带来了一次不亚于游戏官方举办的展台体验。品牌方还请来 coser 还原角色,现场集邮的人挤爆展台。

屈臣氏饮用水包下了漫展对应地铁站的出口装饰,让玩家从踏出地铁开始,就进入《鸣潮》的「造梦世界」;还承包了从琶洲展馆到周边景点的有轨列车,让千里迢迢赶来的漂泊者,除了逛漫展,还能在游戏和角色的陪伴下沉浸式感受广州的城市风景。

○图源小红书@矮乐多Aliga、@喵星人汪一个
漫展之外,屈臣氏饮用水在线下进一步开启了门店专属活动,并邀请 4 位 coser 扮演联名角色,走进线下门店成为 「一日店长」,让玩家们在实体店也能与自推互动,将漫展体验延续到日常之中。3800 多家门店成为了玩家之间的热门打卡点,还引爆玩家自发分享 UGC,品牌也自然成为和大家玩在一起的游戏同好。

○图源小红书@小红薯61D77E65、@成榕WHR
而玩家的热烈反馈,则构成了「双向奔赴」的另一端。在传播声量上,此次联名迅速火爆出圈: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小红书上开箱测评、门店打卡、漫展 vlog 等笔记持续刷屏,抖音、B 站的 coser 互动视频更是收获大量点赞转发;在参与行动上,漫展展台前玩家排起长队集邮,门店打卡成为玩家间的社交暗号,瓶盖抽奖活动更引起自发参与热潮。
这种从线上到线下的全场景互动,不仅让联名话题自然扩散,更让屈臣氏饮用水从「饮用水品牌」转变为「懂二次元的同好」,成功赢得玩家群体的情感认同。
不少玩家在线下活动现场与《鸣潮》角色 coser 合影留念,照片配文里满是突破次元壁的激动:「有这么权威的相里要进漫展,我们漂泊者真的吃上细糠了,屈臣氏我哭死!」更有人在社交媒体分享了漫展闭馆时工作人员延迟撤展,帮助粉丝留下大合照的暖心故事,发出感慨「在一堆大博主的光芒下,我们普通 coser 也有被爱着真是太好了」。

线上互动也同样热闹,有玩家晒出瓶盖抽奖的幸运瞬间:「谁懂,卧薪尝复苏吸雾一个月,边喝边扫终于中了回本大礼包!」周边产品更是始终牢牢吸引视线,成为鸣潮玩家新的「本命」收藏单品。
从用户口碑到自然传播,这场联名实现了从内容到社群的多层渗透。品牌没有刻意制造声势,而是凭借真诚和细节,让玩家主动成为传播者,屈臣氏饮用水借助这场与《鸣潮》的联动,成功打造出一场持续数月的「热爱共鸣」,一场与鸣潮玩家同行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品牌也借此真正融入了二次元文化之中。
搞二次元联名,不妨看看屈臣氏饮用水
可以说,屈臣氏饮用水与《鸣潮》的合作,为饮料行业的二次元联名提供了一个重要样本:如何从简单的 IP 借势,转向真正的用户价值创造。
在 SocialBeta 看来,屈臣氏饮用水之所以能和鸣潮玩家实现次元共振,核心在于它精准踩中了二次元营销的两个「命门」,而这恰恰是很多品牌容易忽略的关键:
◇ 聚焦品牌内核共性,而非只看流量
屈臣氏饮用水不是为了联名而联名,而是以「105℃ 热爱共鸣」主题为切口,将品牌理念与游戏语境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从品牌端来看,「105℃ 热爱共鸣」 不是凭空创造的概念,而是直接锚定屈臣氏饮用水 「105℃ 高温蒸馏」 的核心产品卖点,巧妙呼应了品牌此前爆火的「热爱 105℃ 的你」主题活动与同名推广曲,不仅强化「纯净、可靠」的产品认知,也激活了用户的记忆锚点。

而从《鸣潮》玩家的视角来看,这个主题又精准戳中了游戏的情感内核。游戏中 「漂泊者」 的身份,本就暗含 「寻找同类、因共鸣而聚集」的设定;现实里,玩家们也正是因为对游戏世界观、角色的共同热爱,才成为同好。「105℃ 热爱共鸣」把这种因热爱而联结的情绪具象化,让玩家觉得被理解了。
这个主题把产品特性、品牌的情感主张,与玩家的文化语境牢牢绑在一起,讲述了有内核有共鸣的联名故事。
◇ 把用户情绪放在首位,拒绝「割韭菜式营销」
在「限量 = 稀缺 = 溢价」 的联名逻辑里,很多品牌的 「割韭菜」 操作,早已让玩家对联名越来越警惕。
但在这场合作中,屈臣氏饮用水并没有简单借用《鸣潮》的角色形象,而是深入理解游戏世界观,把玩家们的热爱精神延展进品牌语境,让大家在喝水、集章、打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那种热爱同频的情绪链接。更是为了让玩家们能够不因为想要周边才被动消费,而出于对品牌产生了好感和认同,真的觉得屈臣氏饮用水懂我们。
玩在一起的姿态背后,正是屈臣氏饮用水尊重 IP 内核、与用户情感共融的立场:它不只是和 IP 合作,而是和玩家共创了一段属于彼此的记忆。最终被记住的,不是那瓶水、那张贴纸,而是那个认真陪他们一起追热爱的品牌。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二次元联名营销的本质,并不是借 IP 卖货,而是通过 IP 与用户成为「同好」。所有无形但能被清晰感知的诚意,才是决定一场联名成败的关键。屈臣氏饮用水的案例,无疑给正在二次元赛道摸索的品牌提了个醒,只有以理解与热爱为锚点,真正走进玩家的世界,才能和他们一起,守护那份纯粹的热爱。
© 本文系 SocialBeta 作者原创,著作权归 SocialBeta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