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票上追更小说,蜜雪冰城好会玩
  sherry ·  2025-10-13
文|joan、shiqi、sherry

你为追连载拼过命吗?

最近,在社交平台有网友接连晒出「求助贴」,称购买蜜雪冰城奶茶时发现小票上印有连载小说,急寻「谁有之前的章节?」,在线收集外卖单。

此举随即引发网友火热献计,在评论区晒出自己小票上的章节,拼拼凑凑出了一篇完整的小说。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可算是 0 元看上拼好小说了」「好刁钻的商战,简直无孔不入」......



就在首轮连载结束后,10 月 9 号,蜜雪冰城也放出连载小说全部 20 章,这部「雪王」与伙伴小柠檬穿越至古代,经营咖啡店的故事,也顺利完结。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图文均来自于社交媒体上网友的自发分享,依然将这个营销事件放在与消费者共创的语境当中。并且在最后,蜜雪冰城也埋下了一个彩蛋,将结局交由消费者撰写,似乎也预示着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待续未完。



这场由品牌小票引发的社交热潮,再次让我们把视线看向了这一独特的媒介位置。虽然品牌围绕小票大作文章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不断有品牌能够成功借此出圈,我们也不禁好奇究竟什么样的「小票」才能圈粉消费者?

蜜雪冰城的小票,凭什么让人「上头」?

一张曾经被随手丢弃的小票,如今成为了新的内容载体。

试想一下,在等餐的片刻或者收到外卖后的第一时间,在流程式的校对完取餐号和餐品后,不经意间看到一条暖心的话语、有趣的金句,甚至对自己有所寓意和巧合的取餐码,对当代年轻人来说,都有可能是「值得一条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注意力稀缺时代,小票内容聚焦消费旅程中的特定场景,为品牌提供了绝佳的沟通触点,同时也意味着品牌需要具备熟练运用短内容抓住消费者的能力。而反观此次蜜雪冰城的操作,之所以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首先便是在于它对于内容消费趋势的准确捕捉。

蜜雪冰城一直以来对于不同内容形式的布局都走在前面。在此次推出小票连载小说之前,蜜雪冰城就曾推出过同名短剧《雪王在古代卖咖啡》,这也是蜜雪冰城继去年推出的真人版短剧《雪王的穿越日记》后,再度推出穿越短剧,以「穿越+经营」为故事主线,自然植入新品「葡萄冰美式」,并且推广蜜雪冰城的咖啡品类,提升消费者对咖啡产品线的认知度。



而事实上,短剧题材深受网络文学类型叙事模式影响,穿越、霸总、豪门、重生......等等题材要素,都是将爽感发挥到极致,通过快节奏的剧情推进,在短时间内击中观众读者。蜜雪冰城此次选择与短剧「同源」的网文作为小票的内容题材,正是符合了消费者阅读小票时的场景特性,制作了一出真正的「下饭爽剧」,什么「阅读困难症」?根本不存在的!

不仅如此,充分利用「雪王」的 IP 形象,延续这一连续性故事线与人格化的叙事主角,蜜雪冰城也由此强化了内容与品牌的关联度。相比于单纯的「吸睛」内容,品牌通过网络文学的形式,完善品牌 IP 生态,沉淀下自己的内容资产。

除了在内容载体和阅读场景上营造新鲜感,真正推动消费者参与互动的,在于品牌通过连载机制将小票玩成了大型「追更」现场,本质上激发了大家的收集欲。这种收集热情虽然未必直接转化为实体消费,却有效通过制造内容消费的「稀缺性」,迎合了社交平台上的「利他」心理,为互动埋下锚点。

而这背后,小票作为连接品牌和消费者的桥梁,让消费者成为了内容共创的重要一环。蜜雪冰城一直以来,积极保持与消费者同频的「人感」互动,这种做法不仅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更将商业交易赋予了一种温度——不是单向的说教,而是一种平等的共创,为生活留下人情味。



小票虽小,四两拨千斤

如前文所言,小票营销其实早已有之。早在 2019 年,中国银联发起公益项目——银联诗歌 POS 机,用户通过云闪付APP、银联手机闪付等方式捐赠一元钱即可获得印有山区儿童诗歌的小票,善款用于支持孩子们的艺术教育。打印在小票上的一首首诗歌,让山里孩子们的才华被更多人看见,也成为了品牌与消费者间的一根根情感纽带。

7 年里,从一张小票、一道长河到一座长亭、一块石头,再到今年的一座诗歌乐园,银联公益步履不停,将每一份诗意传递到每个善意之人手中,也让「诗歌 POS 机」成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公益 IP。

而相较于亮眼的公益创意,小票营销的兴起,本质还是缘于它与大众日常生活场景的紧密关联,当叠加一些内容创意或互动机制,单纯的交易凭证变成能引发消费者主动参与的营销场景,成为创新消费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时刻下,小票还能实现从「功能性票据」向「社交货币」的关键一跃。

2023 年,有用户在小红书上玩起了一种和麦当劳员工对「麦门暗号」的游戏,网友尝试在外卖单中以表明「麦门信徒」的身份,询问可否额外得到几根脆脆薯尝鲜,结果真的得到了额外的薯条。随着第一个发帖者的成功尝试,简单但颇为有趣的玩法吸引了不少人也开始跟风下单,且无论失败成功,都乐于晒出分享。



之后,网友再度借小票玩梗「出席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组织的活动」的帖子引发了火热二创,品牌也积极参与进来,玩起了借势营销。



密集玩梗下,麦当劳小票迅速融入年轻人的社交语境,成为一种社交硬通货,相较于限量稀缺的周边,小票不仅日常易得,更直接关联着品牌生意,因此,品牌也乐于主动下场,在今年 8 月,麦当劳「我要去麦麦岛啦」主题活动也再次围绕小票玩起了创意,将点餐小票变成「麦麦岛探索证」,每一张「探索证」印有专属编号,为每次到访麦麦岛,都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强化品牌认同。



当然,麦当劳小票能够成为社交货币,其根源要依托于品牌与用户间形成的独特文化圈层——麦门,麦门暗号下汇聚着一群庞大的麦门信徒,在自发的麦门互动狂欢中,功能性小票成为用户间彼此认同的一种品牌凭证,附着了情绪满足与社交认同等多重属性,从而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破圈传播。

而随着小票创意的深入,近两年,不少品牌在小票上真做起「文章」来,其中以高频消费的新茶饮等快消品牌居多。去年 9 月,CoCo 曾将公益项目中征集的精选诗歌,设计成「诗歌小票」由门店随单赠送。消费者品尝饮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品牌的公益精神。



今年 7 月,沪上阿姨在品牌 12 周年之际,展开了一场以「自由在握」为主题的女性对话。沪上阿姨将联合新世相收集来的 4 位女性故事印在了小票上,此刻,流动的小票背后,女性间的内心力量也在向四面八方流动。



在小票上写小说,蜜雪冰城也不是首创。今年七夕,当其他品牌忙着发布七夕广告片,茉莉奶白却忙着在自家小票上连载霸总小说。「白月光」、「霸总」、「反差感」、「青梅竹马」......茉莉奶白搬来了一整个霸总宇宙,梗密度超标,就这么沉浸在自己的艺术里无法自拔了。借势七夕节点,茉莉奶白则更新了「七夕特别章:别怕,有我」,续写火热的霸总文学,展现了品牌年轻、有梗的一面,在一众七夕营销中做出了新意。



从写诗、写金句文案、写用户故事,到写小说……小小的票面几乎将当下主流内容载体穷尽,「小票文学」更是蔚然成风。文字自有其力量,短小精炼的小票文学,恰好匹配等餐、通勤等短暂的碎片时间,更契合了碎媒时代下的轻量化内容消费需求。对品牌而言,小票营销也算做是低成本,高回报,特别在创意扎堆的节日营销期间,附着在小票的文案,往往才是用户感知节日氛围的第一触点,而把节日表达写在小票上,也能更直接地带动下一次转化。

当下线上流量触顶,广告大片式微,线下场景重新成为品牌争夺消费者心智和注意力的战略高地。今年,从户外大屏到商场围挡,品牌愈发热衷寻找吸睛「大屏」广告牌,以抽象玩梗创造出圈名场面。

而通过梳理这两年的热门小票营销不难发现,以小票、水洗标,杯套为代表的「小屏」媒介,这些并不起眼的日常小物,在品牌的灵感之手下,也能变成既轻巧又有趣的「最小创意单元」,媒介虽小,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更进一步来说,无论是整体社会心态还是消费时代风向,从关注宏大叙事转向聚焦个体生活与情绪的趋势已愈发明了,而何处是生活,何处有情绪,小票正提供着一种回答。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随着越来越多人通过实体化的记录和票据收藏,在数字洪流中寻找「慢」下来的秩序感以及琐碎日常的仪式感,这些「小票」媒介,成为他们记录生活的宝贵素材,承载着每一段真实「生活过」的痕迹,对品牌来说,书写小票文学,就是走进人间烟火。
© 本文系 SocialBeta 作者原创,著作权归 SocialBeta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0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