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剧营销,被东阿阿胶的操作秀到了
  juicy_cc ·  2024-06-21
文|陈又橙、cc

过去的 5 月是属于《庆余年 2 》的。这部蛰伏 5 年的剧,开播便屡屡打破播放记录,喜提热搜,成为继《繁花》之后的年度第二大热播剧,有人调侃大家对《庆余年 2》的期待率仅次于巴黎奥运会了。

超高的热度和播放数据都印证了《庆余年》的 IP 价值,《庆余年》是剧王,也是广告王,开播前就官宣了26个品牌,开播之后还有小米、荣耀、喜茶等多个品牌新增合作。

片中的借势形式也从片头贴片、场景中插、弹幕广告再到剧外的线下活动、联名产品、明星种草等等,形式花样百出,带动了爆款影视 IP 的商业化想象。

在众多借势品牌中,我们发现东阿阿胶以特约合作伙伴的身份,长情陪伴剧粉追剧,并通过剧情植入、创意中插广告、明星种草等三重维度,层层递进,带来了一波亮眼的大剧营销。

东阿阿胶的追剧三部曲

植入影视内容,借剧寻找存在感,成为品牌大剧营销常用的手段,但如何与剧情做到丝滑衔接,让观众能够舒服地吃下这剂安利,并在剧外稳稳承接这份流量,让营销形成闭环,是品牌需要考量的。

东阿阿胶则找到了剧情内容与品牌之间的契合性,并通过影视内容将品牌价值的感知度进一步放大,完成了它的追剧三部曲。

追剧第一步:融入剧情,成为剧情

当品牌要无缝植入一部古代剧,首先要弱化自身的「现代感」,才不至于让观众感到违和。具有历史传统性的阿胶,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要知道在古代,阿胶历来是朝廷贡品,有着补血滋阴的功效。阿胶也因此成为达官贵人的青睐好物。

凭借这点历史背景,东阿阿胶可以说是无缝嵌入《庆余年 2》这部古代题材剧中,来看看东阿阿胶选择的植入场景:



第一集中柳姨娘给范若若做了一碗阿胶桂圆羹,以人物口吻带出了阿胶滋补的功效。



范闲与林婉儿即将大婚,太子两次登门送礼都是以东阿阿胶作为礼物,既象征着皇家送礼的尊贵,也寓意着对新人的祝福,祝他们的生活将如阿胶般,越陈越香。

东阿阿胶与剧情背景相交融,成为了太子登门送礼剧情的一部分,也从侧面强调了阿胶的功效与贵重。

追剧第二步:借势高光时刻,延展剧情

《庆余年 2》中最高甜的剧情,莫过于观众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范闲与心爱的鸡腿姑娘林婉儿大婚了!作为片中的名场面,追剧的可不只有观众,品牌们也已经蓄势待发,就等着给「饭碗 CP」随礼。



喜茶是官宣与《庆余年 2》的联名,请大家一起庆喜事喝喜茶;京东超市则是以微博互动形式邀请观众为「饭碗 CP」送祝福;臻浓则是推出大婚周边......而东阿阿胶则聪明地联动了剧中的两位角色,续写剧情,为范闲大婚送礼。



作为哥控的范若若为协助筹备大婚而劳累辛苦,多梦气色都变差了,她用「贡品」东阿阿胶小金条来养护自己。



承接着二者大婚后,范闲就要接管内库的剧情,林婉儿的生母——长公主为二者送去好礼——东阿阿胶小金条,「如果有人比我更美,只能是我女儿」的台词也符合长公主爱女但疯魔的人设,一方面是希望自己永葆美丽,一方面也希望婉儿能够更好。

东阿阿胶在展现人物特色同时,也能恰到好处展现产品卖点和场景,借势片中高光剧情,将东阿阿胶小金条与礼赠场景、与女性养生相绑定,不仅加深了观众对东阿阿胶的认知,也借剧宣传了东阿阿胶的中式养生文化。

追剧第三步:官宣角色代言,放大明星种草效应

《庆余年 2》的精彩之处莫过于对群像的塑造,除了主角范闲自带男主光环的爽感之外,剧中别的角色都各有特点,温暖又甜美极具「反差萌」的范若若、对权力的追求达到了近乎病态的长公主李云睿,她们是这个剧中复杂而立体鲜活的女性角色。

趁着《庆余年 2》开播的热度,叠加上观众对这些人气角色的喜爱,东阿阿胶官宣饰演范若若的演员宋轶为东阿阿胶(食品)品牌大使,饰演长公主的演员李小冉成为东阿阿胶小金条产品推广大使,承接住《庆余年2》热点的同时,也与这些内容角色进行绑定,从而提升了观众对品牌的好感。



除了邀请二位拍摄创意中插广告,宋轶和李小冉还分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东阿阿胶种草视频,继呼应剧中情节,为观众带来剧情之外的售后服务,也展示了东阿阿胶小金条便于冲泡、暖身暖心等卖点。



东阿阿胶通过明星种草、宠粉福利发放等形式,把明星、影视内容的消费人群打通,借着影视 IP 的内容势能,完成对了东阿阿胶小金条的卖点展示和人群种草。

深度绑定《庆余年2》,东阿阿胶借其高热度增强品牌声量,并通过剧情植入、中插广告、明星种草等形式来强化养生自用、重要场合送礼场景等产品心智,与剧集内容高度融合,让年轻观众在沉浸于影视剧人物故事的过程中,与东阿阿胶产生情感连接,从对剧的共情到对品牌的长情。

老字号焕新之路,如何越走越宽?

事实上,东阿阿胶并不是第一次有着如此超前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如果以《庆余年 2》为观察契机,并拉长时间线,继续深入到东阿阿胶的品牌建设上看,这个传统药企品牌其实一直在紧贴当下市场和消费者变化,不断挑战品牌年轻化转型的「经验主义」,迈出了更大胆的步伐,以一个崭新的品牌人设,走出了独树一帜的焕新之路。

找对 IP,创新表达范式

在某种程度上,选对、用好 IP 也能算是东阿阿胶的舒适区。早在 13 年前,东阿阿胶就率先押宝这个爆款国产剧《甄嬛传》。

作为当时唯一植入剧情的品牌,直到现在,剧中的阿胶梗还被用显微镜看剧的「甄学家」们津津乐道。东阿阿胶抓住了这波长尾的讨论,为观众们带来了看剧「售后」,加深品牌印象。

去年 10 月,东阿阿胶携手《甄嬛传》原班人马共同拍摄广告片《梦回甄嬛传》,邀请到了《甄嬛传》中皇后娘娘蔡少芬,安陵容陶昕然、温太医张晓龙以及当年在剧组内同时兼任品牌商务的富察贵人赵秦重新聚在一起,带来一波情怀满满的回忆杀,让剧迷们直呼「梦幻联动」。



在品牌年轻化焕新的过程里,东阿阿胶并不看向一时的话题火爆性,而是对长期的内容沟通抱着更加笃定态度,积极探索年轻化表达的新范式。

近几年,东阿阿胶频繁出没在 B 站上,甚至连续两次合作 B 站最具特色的跨年晚会 IP「最美的夜」,让品牌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激起新的水花。每一次合作,也折射出东阿阿胶对年轻人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念的锁定。

2022 年,「新中式」一度成为最热风向,国风审美引领潮流。这一年与 B 站的合作中,东阿阿胶选择了李玉刚、刘瑾睿这首《若把你·声声慢》国风歌曲。这次合作之后,当时主推的桃花姬系列产品短时间内就有了高增长;



被怀旧情绪席卷的 2023 年,东阿阿胶合作了 B 站重头节目《家有儿女 PLUS》,以童年最为经典的剧集唤起情感共鸣,也给东阿阿胶小金条的产品认知刷新到一个新层次。



东阿阿胶对跨界 IP 合作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内容打法,活跃在年轻人的阵地里。所以在更多人的眼里,这个老字号品牌以一种新鲜的姿态闯了进来,用极具反差感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进一步夯实品牌年轻化的传播。

由表及里,升级品牌策略

这一系列 IP 合作的成功之举,可以视作是东阿阿胶年轻化破局思路的一个方面,而背后指向的核心是品牌策略的升级。

具体来看,是在产品力和品牌力上多维度打出认知关键,重塑老字号的新时代形象。

过去,提到东阿阿胶的用户,似乎更容易联想到妈妈辈的女性,而当下的养生消费市场里,一个显著的趋势则表现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养生热潮里。

随着八段锦、食疗、泡脚等「新中式养生」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这也足够说明大家对元气好状态的追求到达新高度,甚至一度变成日常的健康诉求。

面对这一大的背景,东阿阿胶从产品推新、话题传播到跨界合作上也展开了更高频的沟通,势必要走入到年轻一代的生活日常。

东阿阿胶先是创新产品形态,以「东阿阿胶小金条」为年轻人提供更新潮、便捷的养生单品。随后,又通过与奈雪联名推出「阿胶奶茶」、玩转 IP 营销等一系列传播,把产品口号「随时随地撒个胶」变成大家养生状态的写照。



东阿阿胶一边深入到各个场景和圈层之中,焕新形象认知;另一边也通过情感沟通的进阶,建立更长久联系,用品牌温度打动到更多女性消费者们。

前不久的 520 营销中,东阿阿胶就借这个表达爱的节点推出一支女性故事影片,串联生活里那些微小又闪光的女性互助时刻,将关爱与陪伴的品牌底色传递给更广泛的女性们。

在女性议题上敢于以一个先锋的态度亮明主张,也助力东阿阿胶树立了一个鲜明的品牌人格化形象——不仅想要给予女性们身体的滋补,也照顾她们每一个脆弱时刻,提供精神支持。



尽管东阿阿胶已经是阿胶品类里的标杆品牌了,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养生消费市场,找到品牌持续增长的动力,也是摆在东阿阿胶面前的命题。

在 SocialBeta 看来,东阿阿胶这个老字号药企品牌可以摆脱年轻化定式,演绎出新故事,关键也在于其融入时代肌理的表达,进一步在用户洞察、产品创新和营销形式上以立体化沟通,触达更广泛的年轻消费人群。

在不丢掉品类优势地位的同时,又以顺应现代化潮流的创新,与消费者同频,东阿阿胶在策略上的进阶和对于自身「传统」印象的颠覆,也为品牌在健康滋补领域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确立领先的行业站位。
© 本文系 SocialBeta 作者原创,著作权归 SocialBeta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