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热点」转向「增长点」,伊利凭什么突围苏超?
  SocialBeta ·  2025-11-06
文 | Joan、Natsumi、Sherry

谁说江苏是散装的?为了一场球,十三太保都来齐了! 

13 座城市、85 场比赛、超 243 万观众、历时 175 天……随着最后的点球大战中,泰州队以 4:3 战胜南通队赢下冠军,苏超正式落下帷幕。



泰州队在淘汰赛阶段连下三城,一「黑」到底,成功逆袭;从小组赛到决赛,全程只输过一场球的南通队,偏偏输的就是决赛。赛场上的两支队伍,用热血与汗水诠释了竞技体育的魅力——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会知道结果是什么。

自 5 月开赛以来,苏超的全网话题量突破百亿,是当之无愧的年度现象级热点。「苏超前面跑,梗在后面追」,可谓是这场盛会的绝佳注脚。从最开始「散装江苏」的地域梗,到后来「赢了喝早茶,输了做试卷」的城市梗,光是由比赛衍生出来的梗就贡献了一堆热搜。

一骑绝尘的话题热度加上五花八门的整活内容,也炸出了一堆有梗的品牌。在赛事热度攀升至峰顶的 7 月,大批品牌加入到赛事狂欢中,借势撬动商业价值。

在一众借势品牌中,作为官方赞助商的伊利,以贯穿赛程的长线运营策略,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如何将营销客场变为品牌主场的深度案例。

入局苏超,伊利靠「活人感」出圈

苏超的快速出圈,使其在短时间内成为品牌的「营销红海」。一方面,苏超的商业价值暴增,吸引了大量品牌入局,一时间与比赛、球队、队员等展开官方合作,以及关联苏超内容的隐性营销扎堆出现,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苏超的爆火建立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上,品牌如果没有找对内容切口,很容易引发话题争议,过分官方的口吻或者过分迎合的姿态,都不利于传递品牌心智。



这一背景下,伊利快速反应,在 6 月初便与苏超建立起深度合作。可以发现,基于对苏超爆火背后的大众情绪与地域文化的洞察,伊利把破局思路放在了品牌形象的打造上。

在官宣合作时,伊利主动以「编外第十四太保」自居,立住自身「苏超搭子」的人设,塑造「活人感」。乍看只是一次赛事合作赞助商的身份官宣事件,但深究其里,却承载着伊利多方面的思考与布局。

在 SocialBeta 看来,其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加入苏超群聊的搭子身份,让伊利拉近了品牌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距离。作为赛事前半段加盟合作的品牌,伊利重点强调了自身的「活人感」,呈现「社牛萌新」的搭子形象。代入用户视角,这一品牌形象与普通观众的形象相重叠,让伊利自然收获了不少好感。



其次,融入互怼语境的端水文案,让伊利在社交场中进一步渗透品牌心智。只是单纯的官宣合作当然远远不够,伊利围绕苏超热梗下场整活,产出了一系列玩梗文案,与大家玩在一起,用行动做实了自己的搭子身份。



最后,导入品牌为主的话题事件,让伊利把营销客场变为品牌主场。承接大众为江苏省安上的爱称「苏大强」,伊利真就找来了与品牌有过深度合作的倪大红老师,也就是「苏大强」这一角色的扮演者,让本人亲自玩起谐音梗。



加入苏超大家庭的伊利,还在线下举办无人机表演。凭借一套丝滑的小连招,伊利成功将大众对赛事话题的关注导向对品牌动作的关注。



将一次常规的官宣合作,巧妙转化为一次深度的情感沟通,伊利的「搭子」人设在开局阶段就成功打破了品牌与大众之间的隔阂,为后续的长线沟通奠定了基调。数据显示,#苏超搭子有伊利 等相关话题累计总曝光超 20 亿次,官宣阶段自然热搜在榜 8 小时,达人互动量超行业平均 10 倍。



不仅如此,伊利还紧跟赛事进程,逐步丰满「搭子」人设,聚焦不同阶段的重点赛事持续整活,实现从单点官宣到长线塑造,从借势玩梗到品牌造梗的跨越式成长。

以产品为锚点,创造品效闭环
从 5 月开赛到 11 月决赛落幕,苏超赛程历时长达半年之久,且只在周末开赛。这也给蜂拥而至的品牌也带来不小挑战:拿下了赞助权益,但如何保证品牌热度和话题讨论持续在线,并将赛事声量及时转化为业务动能?

在此背景下,以「整活人设」为表,以「定制产品」为里,伊利在苏超场内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和消费者沟通的营销主场,也实现了苏超热度向生意增量的有效转化。

◇ 定制产品快速首发,品牌与地域文化深融合

现象级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与话题度毋庸置疑,尽管当下品牌接梗借势的姿势愈发熟练,但仍有不少品牌深陷「有流量,无留量」的挑战中。

当伊利通过一系列梗含量超标的热点营销领跑苏超营销竞技场后,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策略再升级,于 8 月再下一枚重子,推出伊利鲜牛奶苏超定制装:以产品为锚点,落地伊利苏超「真搭子」人设,在 SocialBeta 看来,这也进一步展现出品牌与苏超赛事及背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踢的不是球,是多年世仇」、「场上干就完了,场下干杯奶就算了」、「别问支持谁,只想一杯奶端平」……当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苏超地域梗」被伊利写入产品瓶身,不是简单的照搬复刻,而是品牌网感和产品元素都拉满的二创演绎,落地在华东地区各大商场卖场,不仅再度唤起江苏人的会心一笑与情绪涟漪,也有效让伊利苏超「局内人」「好搭子」形象落入产品心智中,顺势激发购买行动。

事实上,一款定制产品上新,不只是创意延伸与包装焕新这么简单,背后更涉及生产商、渠道商及销售网点等一系列链条协同,此次伊利鲜牛奶苏超定制装以 20 天敏捷反应速度上新,并快速覆盖华东区域卖点,从行业视角来看,充分显现出伊利对苏超营销的全局考量与品牌实力。



◇ 上百场整活派对,从「看」到「玩」体验再升级

配合产品上新,伊利也铺开一系列线下动作。

当火爆的苏超,让每周末看场比赛成为许多人的一种期待,甚至一种仪式感。除了将「搭子」热点文案在江苏 13 座城市户外大屏实现霸屏级现象传播,伊利通过对华东区域超 6000 家终端门店网店进行苏超主题换装,将赛事氛围感拉满。

同时,紧跟苏超赛事进程与用户情绪点,伊利落地了超 500 场线下主题活动,邀更多泛大众用户入局,从赛事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比如 9 月,当常州于主场迎来宿迁对决期间,伊利也在常州核心商场打造「苏超搭子整活观赛派对」活动事件,十三太保和伊利小奶人全员到场,萌态百出,头部达人「全网唯一江苏人」叨叨傅和踢球的小慧也现身助阵,带来有梗有料的赛前应援。



就在上周苏超决赛当晚,伊利再次带着十三太保,来到现场与 6 万球迷一起呐喊助威。



拉长整个苏超营销战线来看,伊利整个赛程的持续在场,以及从「看」到「玩」的升级体验,不仅大大提升了用户观赛体验感,更接住了用户以赛事围观实现情感释放与地域交流的深层需求。数据显示,超 500 场线下主题路演触达超 100 万人,真诚而充满活人感的活动体验有效将活动声量沉淀为品牌心智,并最终推动华东区域消费者对伊利好感度的提升。

◇ 突破性 IP 联动,以大众化互动实现业务再赋能

随着苏超进入八强争夺关键阶段,比赛门票中签率屡创历史新低,社交讨论也更加热烈。

洞察到用户对苏超后半程赛事愈发高涨的围观热情,伊利突破性整合国际顶级足球 IP——世界杯冠军球队阿根廷国家队,打造 「请苏超第一看世界冠军」 产品互动活动,以诚意满满的拱火玩梗,叠加送苏超队员去世界级比赛现场的超高福利机制,激发区域用户为家乡球队打 call 的热情,也实现了对区域业务的有力赋能。



据了解,伊利小程序投票参与人次超 10 万,以赛事情绪为支点撬动的大众化互动,更切实地拉动了区域销量增长。数据显示,华东市场核心产品销售数据同比、环比双双增长,线下商超零售系统、线上即时零售平台淘宝闪购销量均同比显著提升,充分显现出伊利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创造品效闭环的策略成效。



伊利,书写体育营销新叙事
当我们尝试回到这次合作的原点,可以发现,区别于传统赛事,苏超的现象级热度并不在于其反映出的竞技实力本身有多专业硬核,而是在于大众对于民间体育赛事的关注兴起。这一变化揭示出,在时下消费环境中,情绪刚需引领大众兴趣走向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也正是敏锐捕捉到了这样的社会情绪转向,过往赞助顶级赛事的伊利,选择以身入局苏超这样的地域性赛事,找到了与更广泛大众沟通的新切口。

而从入局苏超官方赞助,到凭借苏超 IP 出圈,伊利一系列的策略布局和执行,更是展现出品牌以差异化突围的系统能力,为行业留下了可以沉淀复用的方法论。

具体来看:

◇ 将「搭子」人设进行到底,突围营销红海

首先,以「搭子」人设为主线,伊利在每一次对话中,都展现出「局内人」的平视姿态,而非自上而下的「贴脸」输出。这种视角的转化,也使得伊利从始至终的品牌内容都保持着有趣、有温度、有活人感色彩,有效解构了商业性,帮助品牌赛事赞助这一营销动作跨越了从「曝光」到「真正走进大众的内心」的情感壁垒。

◇ 突破「实用性」困局,从短期热度到长期增长

其次,摆脱常规体育营销「有热度无转化」的困境,伊利通过系统性的联动将赛事热点与消费场景无缝连接。产品成了品牌玩梗、大众参与的新媒介。大家喝的不再仅仅是牛奶,而是购买了一张热点舆论场的入场券。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此次的定制产品也极具指向性的在华东地区上市,进一步放大了地域情绪下的消费热情。可以说,伊利聚焦区域性赛事的转化效率,给出了更具「实用性」的增长思路。

◇ 以「情绪」入场,伊利与时代同行

从苏超的现象级出圈,不难看到,地域赛事正在成为融合体育、文化、消费和大众情感的开放性平台。这一变化也重塑了新时代下,品牌赛事赞助的底层逻辑:步入体育赛事赞助「2.0 时代」,品牌需要做的不只是占领流量的中心,更是成为大众集体的情绪出口。



而回看伊利一直以来的体育营销动作,就会发现品牌对于「情绪赞助」的持续布局。苏超之后,伊利在今年下半年也接连赞助了蒙超、广东省超等丰富多样的地域性体育赛事,不仅限于一地、一赛事,全面地走近大众体育生活。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伊利跳出「推销产品」的思维,以「情绪」重构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故事主线,持续通过赛事营销、场景化营销与消费者深度共创,持续陪伴在消费者身边。

与此同时,从行业角度看,伊利也无疑是为乳企营销提供了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实操样本。一直以来,乳品对于大众生活的高度渗透不言而喻,但这也相应带来消费者注意力被稀释、品牌形象趋同等行业症结。对此,伊利通过苏超整合营销项目的完整实践,给出了一套新的解题思路:深挖区域体育赛事的热点动能和情绪势能,将短期引爆与长期增长相结合,引领品效双赢,实现声量、好感双丰收。

事实上,从今年以来,围绕「百搭伊利」的核心概念,伊利始终在强化多场景下「搭子营销」的叙事内核,力求将品牌融入消费者生活日常。此次在苏超赛场,伊利化身「观赛好搭子」也是其全场景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以苏超为起点,伊利身体力行再度刷新了体育赛事营销的新范式。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从苏超出发,面向未来的长期竞争,伊利依然会在「走进大众」的路上越走越远,做与消费者和时代同频的同行者。
© 本文系 SocialBeta 作者原创,著作权归 SocialBeta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0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