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 X 年】毕业 9 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clovey ·  2016-07-28

【毕业 X 年】由麦青 Mandy(资深营销人,公众号:mqzwp2015 )发起,历时 5 年,策划成书。现入驻 SocialBeta 职场专栏——想和你聊聊人生路上关于「选择」的那些事儿。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征稿与采访一系列真实人物在毕业X年当中真实的人生/职场故事,揭示一代人或几代人在整个大时代背景下的「选择命题」,进而让整个时间轴上所有人都有感悟或启发。只要你觉得有趣,有真诚真实的人生故事想和麦青聊聊,就请联系我们,详情请戳:【寻人启事】我们想和你聊聊「毕业 X 年」这件事儿。

【毕业 9 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文 | 爱米粒曾

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刚有投稿念头已是几个月前的事,我和毕业十年的作者(Annabell Tong  童晓白《毕业 10 年: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一样,处女座,所以也许从骨子里就是活的并不那么放松的一群人。最近几年开始关注宗教和信仰,也许潜意识里在寻找一种可以让自己更放松的方式吧。那么请允许我用一句宿命论的话开启毕业九年的回顾,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享受当下和自己,和别人,和世界的相处。

1

80 后,长在重庆,大学四年主要混在杭州,间歇也打着交流实习的名义飘荡在长三角各个城市,澳洲和北欧。毕业后去了广州,兜兜转转现定居上海。走过的都是美丽的城市;做过 3 份工作,遇到不少有趣的人。

虽说读书四年有三年都在抱怨,但回头看能在杭州读书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除了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江南烟雨,湖光山色,这个城市,我的母校,我最爱的精神就是骨子里的海纳百川,用这个时代颇为流行的一句话,叫做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在这里你可以做学霸,你也可以用任何自己喜爱的方式「混」,反正没啥主流文化。

除了最近几年,貌似创业变成了主流,我很不喜欢,不是不喜欢创业,而是不喜欢任何主流的存在造成的对更多可能性的压抑甚至抹杀。总之这里没人成天念叨着要把你培养成啥,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没人有功夫替你洗脑。我的观察是往往在这样兼容的文化中反而激发了人很早就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我们常常自嘲自己自由散漫惯了,可是背后不就是能为自己负责的信心嘛。

2

记得毕业那年,陪着初入职场的我们一起被热议的一个热词叫做 Gen. Y。回想这个概念还维持了好几年的热度,而如今各类新鲜词汇的生命期反而短了好多。不管 X 还是 YZ,一代人注定在 20 多岁的年纪会被整个社会戴着放大镜重点观察,从古到今文学作品重点描写的不都是这群人么,最后放大镜下看到的真的是每代人的差异?还是只是时代的差异?

有次和广告公司开会,一个 90 后憋了好久对着我们一群自认为研究了很多 90 后的 70/80 后说了一句,年轻人的热血永远不会消失,只是把理想奋斗这些词挂在嘴边显得好傻逼。我觉得人性最有趣的一个点就在于,特别爱偷窥琢磨别人,但极度抗拒被他人解读,因为这个天然的矛盾所以诞生冲突和话题。

毕业九年最重要的一点感悟,当信息多到总担心错过什么而无法决策的时候,从心反而是最有效的方式。活在当下,问问自己的心,此时是否觉得对就够了。理性上讲,既然知道去预估未来总会漏掉点啥,反正都不准,不如省点力。小事可以纠结练脑,大事还得随心随缘。

3

谈到九年的发展,毕业早期创业还不是主流,即使我毕业的学校也算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最风口浪尖的地方,但我刚毕业的时候,创业还只是集中在小部分比较有想法,或者家庭本身就是经商背景的人。所以我能分享的感悟更多的还是在选择一份工作的层面。找工作的时候,宝洁对我来说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一心要去外资投行和咨询的我面了一圈颗粒无收,手上有的只是四大,某外资商业银行管培和宝洁的 offer。最后选择了看似和专业距离最遥远,也是对做啥完全无知的一个。

如果说在从心之外一定要复盘去剖析为什么,那只有两点,我骨子里对未知的世界就是充满好奇,对这所快消届黄埔军校,培养了无数 500 强 CEO的地方到底如何运作,就是想去看看,第二就是在宝洁安排的活动里走了一圈,觉得这伙人都蛮有趣的。此处 quote 我用了很多年的签名档,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是劫。

我们这代人在一家公司呆一辈子的概率貌似为 0 吧,别的不说一天至少 8 小时,不到处看看貌似挺对不起自己几十年的人生。谈到后期发展的选择,客观层面,看整体能量趋势。我记得以前一位我非常钦佩的老板曾经在谈公司战略时候特别强调一句话,顺势而为。

落到个体身上用一句大俗话说,别抱着抄底的念头,因为及有可能抄在半山腰,如果觉得是火箭,那么赶紧跳上去吧,别太纠结细节,只要不太挫,在快速上涨的大盘里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区域是迟早的事,最糟糕也能顺着爬到一定高度在平行空间挪动,此时省去 500 字不提当初错过的火箭机会……主观层面,我更推荐去关注的一点,和老板是否三观合。

老板自身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你本身已经有所积累甚至做到了 people manager 这步,其实更多的就是大家是否互相信任。信任背后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我记得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老板曾经说过,当你发自内心相信并且频繁表达对一个人的认可的时候,往往可以激发这个人更好的去表现。我们这代人如果内心不认可,靠理性去控制和扭转都只是短暂的。

从享受别人的照顾,到可以慢慢做点事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照顾身边的人。回顾起刚毕业那会,总能得到朋友的照顾,记得在广州的时候,周末基本都跟着年长一点的朋友去人家那里白吃白喝,还顺带着美容血拼,工作上也是一路遇贵人提携,几乎每位老板都在已经不在一起工作后关照,连在异乡旅游遇到意外(绝对奇葩的经历,可单独开篇文章讲了)也能遇到好心人的帮助。最近一两年内心的转化是也会想多照顾晚生一点,并且确实从照顾他人中收获比被照顾更强的幸福感,觉得自己生活的空间更加有温度了。

4

毕业九年,感谢时光积累,知一点世故,眼神越来越好,心确越来越平和。看的事多了见的人多了,越觉得谁都有不容易的一面。以前看不惯的溜须拍马,花言巧语玩弄政治的人,也只是对权势和财富欲望比自己更高而已,顺带误杀他人,但终究他有他的江湖,我有我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和付出。此处宣传下我老爸的神句,当你觉得一个人讨厌不可理喻时,可以试着把 TA 看成是个病人,这样你的心中就会涌起作为一名医者对待病人时悲勉的同情心。是井绳病还是啥全靠你诊断(此句是我补充)。

相遇是缘分,刚毕业那会儿不懂,说再见说得太轻松,以为就是一次短暂的分别,和放个寒假暑假差不多,但好多同学就再也没见到过了,所以还能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好珍惜吧。我爸最近几年老跟我说,有空把之前失联多年的朋友都找回来,我想人也许到了一定年纪才领悟到的幸福感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人和人之前的亲密关系吧。

毕业九年,我们享受着时代带给我们的各种便利,也承受着时代带给我们的各种困扰。信息爆棚背后的日益严重的患得患失。第一次接触到 FOMO 这个词是从高大上的哈佛 MBA 伦宗那里,那时用来形容我们在美国赶时间血拼的状态。现在的我们一边刷着手机害怕错过信息,一边转发着我要断离舍。学习适度控制自己世界的大小,或者坚持走二逼青年欢乐多的路线不回头。



麦青八大问

1.你对幸福和成功的定义,在毕业前,毕业后分别是什么?

毕业前对幸福对成功的理解偏向于达成某个结果

现在对幸福对成功于的理解更加偏向于过程中的体验    

2.请用三个词来形容一下如今的社会,和你这一代人。

快速,爆棚,患得患失

3.分别用三个词形容你毕业前,毕业后的状态

毕业前:自由,好奇,勇敢

毕业后:独立,乐观,念旧

4.人生状态打分

4

5.最不满意和最满意

最不满意:精力不够集中,造成体验往往不够深刻

最满意:心情 low 的时候往往不会维持多久

6.如果重新来过,你会怎样选择

大致差不多,努力体验更多一点吧,有空就到处旅游,多认识有趣的人,多读书 

7.给过去和未来的自己,分别说句话

过去的自己:过得挺好,记得感谢遇到的人

未来的自己: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8.在校学生一句话

别人的经历看看就好,没啥经验值得直接 follow,有些路别人不合适不等于你不适合,走过才能收获沿途的风景



你也想和我们聊聊有关于你【毕业 X 年】故事? 真巧,我们也在等你:

【寻人启事】我们想和你聊聊「毕业 X 年」这件事儿

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0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