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340 亿美元收购红帽,对企业数字化重塑意味着什么?

MENU

clovey

个人主页>>
上一篇
卡拉宝:嗨成年人,燃起斗志呀! | 片厂今日荐

IBM 340 亿美元收购红帽,对企业数字化重塑意味着什么?

clovey | 2019-07-12 10:42

7 月 9 日,IBM(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IBM)与红帽(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RHT)宣布,IBM 以每股现金 190.0 美元,完成对红帽所有已发行和流通在外普通股的收购交易,总股本价值约 340 亿美元。

「企业正在开启数字化重塑的下一篇章,打造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将关键型任务的工作负载转移到私有云和由多个供应商提供的多云平台上。」IBM 公司董事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罗睿兰表示,「他们需要开放、灵活的技术来管理这些混合多云的环境,他们需要由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来管理和保障这些系统。IBM 与红帽将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不二之选。作为领先的混合云供应商,我们将帮助客户奠定技术基础,为未来几十年的业务服务。」

两家公司均已建立了领先的企业级云业务,通过帮助客户将其业务向云端转型,实现了持续强劲的收入增长。

IBM 云业务收入从 2013 年只占总营收的 4%增长到今天的 25%,这得益于全面的即服务(as-a-service)产品组合,以及软件、服务和硬件的增长。全面的综合能力使 IBM 能够为客户建议、构建、迁移,并进行跨公有、私有和本地环境的多云管理。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以 12 个月计,IBM 云计算收入增长至超过 190 亿美元。对红帽的收购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为 IBM 营收带来约两个百分点的年复合增长率。

随着向云转型迈入下一篇章,企业数字化重塑正步入新的拐点。如今,大多数企业只有约 20% 的工作负载迁移到了云端。在向云转型的第一篇章里,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推进与振兴面向客户的应用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二篇章则是要将从供应链到核心银行系统在内的企业关键型任务负载迁移并优化至云端。

为了在云转型的下一篇章中取得成功,企业需要以简单、一致和集成的方式管理其所有的 IT 基础架构,无论是内-外部部署,基于公有云、私有云还是跨越不同云平台。企业正在寻求一个可以一次构建,并能够更快速、灵活进行任意部署的通用环境。IBM 的解决方案已经可以反应客户全新需求,并推动更大的增长。收购红帽将进一步巩固 IBM 在企业级混合云领域的领导地位。

就此次收购,IBM 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业务全球高级副总裁、IBM 全球研究院院长 Arvind Krishna 与红帽执行副总裁兼产品和技术部门总裁 Paul Cormier 进行了会谈。

Q1: IBM 和红帽将如何从协作中获益?

Paul:红帽是一家采用开源开发模式的企业级软件公司。其模式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从我们学习的新实践到我们开发的新技术,最终都要回馈到上游社区。通过与 IBM 的结合,我们对客户的影响力将显著增强,如此,我们将能够进一步推动开放式企业技术的发展。对于 IBM 而言,我们双方已紧密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现有的 IBM 客户将能够更直接地获得下一代基于开源的技术,这些技术恰恰是混合云创新的基石。

Arvind: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开源领域的投入力度。红帽将能够直接利用 IBM 员工在这些社区中所做的工作。因此,更多的技术将能够回馈到上游社区。另一大好处是优化 IBM 产品,以便在红帽企业级 Linux 和 OpenShift 等产品上运行。我们将付出更多精力使其他开源项目能够在此基础架构上运行。

Q2: 此次收购对客户有何好处?他们有哪些反馈?

Paul:这样说吧:我们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具规模的创新。红帽和 IBM 的实力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将使我们能够为客户做更多的事情。我最近与一家大型无线运营商进行了交流,对方的反馈是:「你们两家公司我都喜欢。」他们看到了面前的机会,那就是进一步采用开源技术。这不仅仅是 IBM 实际的业务覆盖所产生的结果,还因为我们有能力承担更大项目。在许多现实案例中,他们已经开始运行 IBM 产品或依赖 IBM 咨询部门来部署这些技术。我们已经作为合作伙伴完成了一些工作,但尚未以整合的方式开展过相关工作。

Arvind:对我们和我们的客户来说,这是一个数量级的变化,关乎实施大规模转型项目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我们的许多共同客户都有兴趣进行更多尝试。许多人认为,这是我们与其他提供商一起建立大型行业生态系统的机会,这些提供商在这个共同基础设施上得到了优化。对他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将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使用技术。如果红帽独自来推进,那么他们能够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而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放在优化其他合作伙伴上。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三赢的决策。对我们、客户以及其他供应商而言都有益。

Q3: 目前,客户和行业所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是什么?

Paul:当云计算首次出现时,企业往往被告知,将每个应用都迁移到云端只需要一天的时间。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然而,行业分析师指出,如今,大多数企业只有约 20% 的工作负载迁移到了云端。原因之一是云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复杂的环境,越来越难以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混淆了以云为中心(cloud-centric)的开发项目和云就绪(cloud-ready)产品的关系。例如,Kubernetes 是一个开发项目,而不是产品。许多客户一直认为,所有的 Kubernetes 组件分布(总数超过 125+)都是互相兼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涉及到部署时,并不处于相同的时间线、生命周期等。就像产品一样,所有的云计算,即使它们具有相同的底层技术,它们也都是互不相同的。因此目前,当客户想要跨越云时,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有四、五个不同的技术堆栈孤岛,开发人员必须为之进行开发,而运营人员也必须能够对此进行运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确实不具备可持续性。

Arvind:我再来补充另一个主要的挑战。如今,每一家企业实际上都在变成一家科技企业。对客户来说,一个巨大的痛点是如何利用技术来优化他们的工作流。当人们谈论部署平台时,平台之上的应用其实很难被优化。修复、监控、安全和审计等功能很少能够内置,而且它们通常无法进行一键部署。一般来说,所有这些配置都必须手动完成。因此,我们的客户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容易。

Q4: 两家公司将如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Arvind:除了平台本身,客户所需要的是使整个环境不那么脆弱的专业知识和额外的工作。这是我们致力共同完成的目标。红帽已经在容器和 Linux 上提供了该平台。他们还可在此基础之上提供工作负载。对于 IBM 来说,关键是要确保中间件、数据和 AI(不仅是 IBM 的,还有开源的)得到优化。

Paul:企业需要简化其 IT 环境。这甚至改变了应用的构建方式。我们将看到构建到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而不是单体大规模应用。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为了真正利用微服务,客户可以将这些应用扩展到多个 IT 环境之中。并且有一种方法可以保持这些应用同步,这就是自动化。如果不借助于工具,这些工作就太复杂了,人类很难完成。

Arvind:我想补充一点。世界已经接受了 Linux,现在正向容器迈进。问题是,如果你让这种情况以一种混乱的方式发生,我们最终会得到 1000 个完全不同的孤岛。自动化的使用至关重要,这样一来一个人就无需管理 1000 个实例。如果没有自动化,将很难创建客户迫切需要的更简单、更一致的环境。

共有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发表评论
暂时木有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