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的长度一直一直拉伸,起伏的波澜也就引不起什么注意了,反而是你我嘴边小小的情理纷争,更显出耐人寻味的感觉。现代人在城市化进程中希望找到情感归属,所以很多品牌开始把镜头放在厨房里、饭桌上,让那些算不上精彩壮阔的情节演绎出生活化的电影感。
如果熟练,一盘菜从下锅到上桌大概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但里面的故事,似乎怎么也讲不完。
苏泊尔 《人生百味》
上周苏泊尔推出了以「人生百味,炒出滋味」为主题的广告片,六道家常菜延伸出六种不同剧情:周一是老夫老妻的「爆炒花蛤」;周二是互相理解的「爆炒猪肝」;周三是温暖有趣的「爆炒鱿鱼」;周四是宜酸宜甜的「糖醋里脊」;周五是几代同堂的「宫保鸡丁」;周六是母女相依的「葱爆羊肉」……故事最后,他们把星期日的菜单留给了屏幕前的你。
11 月,品牌制片厂跟着项目的代理商 MATCH 马马也 一起去到重庆,见证了苏泊尔这支广告片的诞生。第二次跟拍,除了是一次厨师全程跟组饿不到的拍摄,我们还想讲讲看到聊到的那些幕后。
台词戏最难拍、素人才感人
马马也到了邀请到张智发来执导这次的短片,在现场这位台湾导演体现出了对细节的严格把控和情感戏的擅长。「爆炒鱿鱼」篇中,他一遍遍提醒男主的手表要调整到下午 5 点 40 分以防穿帮;拍「糖醋里脊」篇时导演则设身处地给片中的小夫妻讲戏,告诉男生应该怎么演出「被老婆暗中教训但默默承受」的真实反应……
片中的六个小故事都很简短,在没有过多场景变换和前情铺陈的情况下,就要靠着台词来完成人物情绪输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马也的主创们和导演一致感慨:「台词戏难拍啊!」
有时脑海中演绎好后写在纸上的对白和镜头中实实在在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周三的「爆炒鱿鱼」篇中尤其明显。那句「不怕,我养你」来来回回数十遍,讲出的时候是要俏皮开朗,还是深情沉稳?拍摄中尝试过不同的情绪才完成女主角的性格搭建,最后让她用淡然却坚定的语气去表现对恋人的支持。
成片里的「我养你」说得力道不大,但感觉恰好。出台词外的其他人物表现上,大家也坚持「克制」。「爆炒猪肝」故事中最后的场景是两人在餐桌上相对,为表现夫妻间的依赖感男女演员将手牢牢牵在一起,但马马也特地强调不用牵手。过满则溢,所有情绪上的「退一点点」,都是为了观众在观感上能更自然顺畅不出戏吧。
以往苏泊尔的品牌影片中不乏明星艺人,但这次片中的所有演员都是素人。苏泊尔的品牌总监黄李在我们采访中说到,「从产品角度看,苏泊尔在芯铁炒锅这个品类的市场中已经很有优势,所以这里不太需要借助明星效应。」因而这系列短片更多去重视故事传递出的情感引导,莫康孙在拍摄时也坚定觉得:「我们就是决定要素人去表现,这样才真实,才感动。」
给「爆炒」一个最火热的城市氛围
看完片子你也一定有我当初的疑惑,选择在重庆拍摄,当中却没有多少笔墨展现城市的地标和风景……
「爆炒鱿鱼」里男主的设定是遭遇老板辞退,脚本讨论过程中有人建议加入他抱着从办公室收拾的纸箱站在路边的镜头,但最后没有实现。马马也的创意孙涛说他们不想要太过符号化的表现。这个小原则可以类比在城市选择上,轻轨、长江大桥,这些标志性的东西并不重要,能够真正把「爆炒」的仪式感和韵味体现出来,才是重庆对于这次拍摄的意义。
「我们当时讨论过,选择重庆的最大原因就是它的烟火气。」当天一到重庆,苏泊尔的团队就觉得,这是一个很立体的、到处散发着火锅味的城市,它带给人的体会和杭州、上海、北京,都不太一样。
黄李特别开心地说:「从这里抄过去,去解放碑走地下通道里全都是吃的。我们这次铁锅的诉求是『爆炒得心应手』,我觉得没有哪个城市比重庆更能够体现。」在这样一个对美食这么重视的城市里,品牌也更能挖掘出中国人的生活形态、文化、情绪和故事。
从一口锅到一个家庭的情感脉络
感情,总是越吵越好
爱情这盘菜,有酸才会有甜
嘴硬着跟你吵架,心软着给你炒菜
每段小情节的最后都会出现一句文案,有的一语双关,有的清新可爱,总有能击中你的亲切点。我们能从经常出现的颠锅特写画面里看出,这次苏泊尔想体现他们的锅避开了传统铁锅太重端不动的问题,产品价值在这套短片里点到为止,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想去制造更多情感需求。从小我们吃父母炒的菜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也会炒菜给家人,具象看不过是就一口锅一间厨房,但几乎没有中国家庭能跳出它们圈出的那个小世界。
「和老一辈、小一辈、或是我们彼此之间的所有东西,其实都是在这一顿饭之间。」黄李说。
苏泊尔说自己的品牌属于制造业,在这个领域去讲一些性感生动的故事,有些困难。单独展现这个炒锅显得冷冰冰,太过温情走心又怕和产品关联不强不成立。就一口锅,它怎么讲故事?在这里品牌总监黄李提到了他们所坚守的理念:产品源自工厂,品牌源自心灵。「将产品和用户心灵不动声色的连接,是一个极考验功力的过程。但也正是恰到好处的是真实,让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片段中读到自己的生活。」
基于此,马马也给出的思路是让你感动,也让你记住产品:六段故事里的人群各不相同,拿女性角色来说,有未婚女儿、已婚白领、中老年妈妈……总之不再将关于厨房和做饭这件事笼统地和妈妈群体划上等号。用形形色色的家庭琐碎,他们给这些厨房用品赋能,让其作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去处理烹饪。
因为故事讲得有特点,当中对应的菜式似乎也有了象征意义。往后看到糖醋里脊,我会想起情侣间的酸酸甜甜;吃到炒鱿鱼,也会记起那句可爱的「我养你啊」。马马也说,菜单实际是个更有延展性,很 social 的概念,他们把星期天的菜交还给观众来「炒」,是想让每一种菜能有反映家庭关系,帮助交流的意义,说不定未来菜单真的会变成一门社交语言呢。
我们经常经常说,没有什么事是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没错啊,这支片里也是这样讲的,对于可爱的中国人来说,解决了胃,一切就都岁月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