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Who Killed The Adman?
  clovey ·  2019-10-28

本文转载自 NormanOnBrand(ID:NormanOnBrand),作者陈耀福

Who Killed The Adman?

是谁杀死了 Adman?

Adman 无法中译。

「Adman」和「广告人」有最大的差异是「广告人」泛指从事广告传播行业的每一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广告人可以叫自己是 Adman。Adman 不能自称,而是同行们对你从事这个行业的尊称。

Adman 更像是广告行业中的精英,他们创始行业,领导行业,推进行业,甚至改变行业。

其中, 大卫・奥格威 (David Ogilvy), 威廉・宝伯 (Willian Bernbarch), 李奥・贝纳 (Leo Burnett), 罗瑟・瑞夫斯 (Rosser Reeves) 、詹姆斯・韦伯・扬 (James Webb Young) 、乔治・葛里宾 (George Gribbin) 等等,更是启发一代又一代的广告人,影响了之后五六十年全球广告业的发展。其中一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经营文化,他们经典创作,他们的名言,和他们对广告的独特观点。

他们是 Adman。

他们在广告业的魅力和影响力,从美国广告业步入全盛的六十年代,到传奇的曼哈顿麦迪逊大道开始,循序渐进的影响了后数十年全球无数广告人入行,追寻成为 Adman 的梦想。从此,一代又一代的 Adman 辈出,推进了广告和创意的创新,百花齐放,多姿多釆。

Adman 无法复制,他们各自精彩,又共同影响世界。

我们可能是因为受到广告创意的启发入行,我们也可能是因为崇拜 Adman 的魔力而热爱这一行。

我从事广告创意 37 年,在同行同事里,遇见过不少 Adman,跟随过一些 Adman,每一次的碰撞或擦身而过,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和成长,留下故事,得到观点。

这种感受,在入行的前 20 年十分强烈,而后 10 多年渐渐淡薄。大量的广告公司被集团化,让各自的独特性,渐渐在庞大的资本运营被同化。过去的每一年到至今为止,虽然全球的广告创意还是有精彩的产出,但似乎能留下成为经典的作品少之又少。

我相信,只要广告行业还存在,Adman 还是会存在。但是,我更相信,如果 Adman 是一个对广告行业领袖的形容词,已经死了不少。

是谁杀死了 Adman?

虽然答案可以有许多,也不会太难找出来,更沒有找出来要干嘛的必要。但是,作为一个热爱并且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的广告人,我特别想在这个时候,抛出这一个有兴趣的问题,听听大家的观点,希望能启发一些思考。

我相信,我们会得到标准答案和看法,也会得意想不到的回应和观点。想着想着就觉太有趣了,想着想着就想把它落实。希望「Who Killed The Adman?」这一个问题能在广告圈激起一点涟漪,启动一些思考,推动一些改变,让我们这个创意行业,可以更好一点。

为了落实这个想法,我须要采访一些行业内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热爱这个行业,对业界的供献和努力不容忽视,他们经历过广告公司被集团化的前后数十年,必竟这是行业変化的关键转折点,他们大部份今天还在行业第一线,供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我很幸运的得到他们的支持,在邀请他们出镜受访时,他们都是第一时间一口答应的。

感谢宋秩铭先生、唐锐涛先生、林俊明先生、苏秋萍先生、莫康孙先生、劳双恩先生、邓志祥先生、 郑以萍小姐。对于他们给我的信任,我心存感恩。

关于这个访谈记录片的摄制和完成,我不想流于套路或过于老成,我需要一个年轻的眼睛,这个人又对广告有一些理解和感受,对拍摄内容有自己的观点。有趣的是,这一个人,竟然就在我家里。

我的小女儿思立,去年毕业於英国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 (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学的是平面设计,在大学时的暑假,她去了伦敦的 Stink Studio, 新加坡的 DDB 和上海的 JWT 实习,她告诉我,在广告公司坐着一天上班很无聊,为什么要一直开会,为什么大家好像因为要开会,须要说话而说话?她在十二岁的时候告诉我,广告人很坏,广告人一直在玩弄人们的心理。 

她的洞察力,让我觉得她挺适合做广告的 。她毕业后,並没有去广告上班的想法,而我又正好在几乎同一个时间「下班」,离开了前后服务了 10 年的 JWT。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她发现比较起平面设计,自己更热爱影视,她的毕业作品是一个短视频纪录片,关于一个早期香港家庭移民到伦敦售买炸鱼和土豆条 (Fish and chip) 的访谈,观察真实乐观,手法自然幽默。

女儿对于我这个想法表示高度兴趣,可以采访和拍摄她从小就认识的广告叔叔们,又可以有自己发挥的空间,有自己的执行想法,自由发挥。

于是,我们就一起做了这件事。我负责构思内容并邀请受访嘉宾,思立负责导演、美术、音乐、拍摄和剪辑和平面设计。由于对广告业的背景比较陌生,思立在启动拍摄前,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来了解什么是 Adman?

就这样断断续续经过了 10 个月,这个片子终于完成。

我谨以此片,献给过去和现在为广告界付出热情的广告人。

宋秩铭 

是我们的第一位受访大咖嘉宾,思立有点手忙脚乱。

Tom Doctoroff 

访前竟然忘了我们有约,却能对答如行云流水。 

劳双恩 

访前要求不要剧透采访问题,说这样的回答比较自然。

林俊明 

访前很兴奋的透露,美剧 Madman 主创编剧,答应参加亚太广告节,当演讲嘉宾。

邓志祥 

我们特地飞到香港采访,他说广告已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广告了。

苏秋萍 

从小看着思立长大的怪叔叔,我的前辈,我的朋友。

莫康孙 

说广告难做,行业没希望的,都是 Loser。

郑以萍 

一直推荐我还可以采访谁谁谁,可见 Adman 没有性别之分。 

「关于 Norman Tan 陈耀福」

OnBrand 创始人

Norman 的广告生涯始于 1982 年的新加坡,多年以来,相继跨区域任职于葛瑞、李奧贝納新加坡、智威汤逊台北及东南亞。2005 年开始定居上海,先后任职于达彼思中国和 Lowe 睿狮中国,2018 年 8 月底正式缷任 JWT 智威汤逊中国区主席兼东北亞创意长,专业积淀深厚。隔年 7 月,创办 OnBrand 个人工作室,专注于品牌营销传播,内容和培训,Norman 相信,传播只有两种,一种 On Brand,另一种 Off Brand。

    0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