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致趣联媒2014年成立,孵化于豆瓣广告部,是基于兴趣媒体联盟的广告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拥有共近一百人的团队。在致趣成立一年之际,创始人黄亮发布了文章《一周年,从尘埃到曙光》,讲述致趣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作者:致趣联媒创始人 黄亮
不知不觉,致趣联媒已经迎来一周岁了。作为创始人,我想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讲一下致趣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行业从业十几年的广告人,我经常会跟广告主、媒体人打交道,发现大家这几年都越来越迷茫和困惑。 品牌市场总监A的困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不知道如何选择媒体了,产品日趋碎片化且更迭太快,以前还可以通过各种研究报告,代理公司和媒体营销人员的培训获取信息,现在这些渠道已经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传统互联网媒体巨头优势不在,我们就必须时刻保持敏感,不断学习。 产品创始人B的困惑:用户是第一位的。全公司的力量都集中在用户增长。只要有海量的用户,移动产品未来会有很多的商业模式。而广告这个商业模式有可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作为崇尚技术和产品导向的轻公司,我们也不愿意为广告建立规模化的营销团队,但又希望对接调性较高的品牌和原生的广告形式,如何才能达到用户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平衡? 而我自己也很困惑:在互联网时代,品牌-代理-媒体的产业链条越来越走不通了,媒体也需要得到既能洞察产品又懂营销的服务团队,保持轻公司的状态在千变万化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是最好的选择,而传统代理公司因为要服务特定的客户是不可能再抽调团队去服务媒体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一年时间大量的沟通,摸索,尝试….发现有太多优质的品牌和新媒体亟需“致趣”这样的专业团队在他们之间搭建一座共享价值的桥梁,为他们提出行之有效的营销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行业内的迷思,于是乎,致趣应运而生。 致趣联媒孵化于豆瓣网商务部,基于豆瓣的兴趣社交平台,在兴趣营销领域有五年的营销经验。在这五年中,我认为整个团队出于对产品的热爱和广告的兴趣,自然的形成了一个默契,就是如何让广告成为互联网产品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现代营销不再是传统的企业制造+客户消费的模式了。如今更多的是企业和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品牌与用户产生共鸣。新媒体时代的广告需要创意和技术深度结合,让消费者乐于接受。致趣的目标就是把广告做成艺术品,发挥出最大的传播价值。并通过技术的应用,赋予创意更多想象空间以及目标用户的精准到达。致趣希望能把艺术和技术有效的结合,从感性和理性层面升华广告的价值。 基于这个理念,在一年的时间里,致趣联媒大家庭除了豆瓣之外,又加入了知乎、下厨房、课程格子、雪球、虎嗅等志同道合小伙伴;同时为积家、CHANEL、BURBERRY、路虎、MUJI、Kindle、星巴克、Intel等400多家一线优质品牌提供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 经过摸索与洞察,致趣探索出了两条行之有效的营销思路: 兴趣营销:主要是通过兴趣媒介的选择,兴趣化的素材设计,兴趣化的原生广告,兴趣人群标签的精准投放。组合这几种方法,来实现品牌客户与优质用户的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