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周末, 每周推荐一篇值得回味思考的文章。欢迎@SocialBeta 与大家分享你的思考。
编辑导读
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不单单只有政府与商业企业,这其中有大大小小的非盈利组织与社会企业在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社会企业可能没法创造出很大的利益,但是它却针对个别的社会性问题,或者有苦难的人,通过自己的商业模式去帮助大家,与社会。我认为这些企业是值得被人知道,由文中的4个实例为起点,希望更多的人认识与开始关心,我们身边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简史
本来自内容合作伙伴@译言
社会企业的历史其实并不短。只不过直到最近15到20年间才引起学者和业界的关注。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企业都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明尼苏达多样性产业
1. John Durand 于1964年开始与七位智能发育迟缓的人一起工作。到今天,这家名为“明尼苏达多样性产业”(Minnesota Diversified Industries)的机构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其雇员超过500人,均为残障人士。2000年,公司年报显示其收入为5400万美元,其中只有50万美金左右来自拨款。
德兰西大街
1971年,Mimi Silbert 用1000美金借款启动了一项挽救“瘾君子”和被判刑人员的计划。自创立之日起,这项名为 “德兰西大街”(Delancy Street)的计划已经迎来送往了超过1.5万名客户,而资金都来源于各种业务:饭店、建筑、搬家公司。到2001年,这些业务的累计年净收入达到600多万美金。
先锋者之家
1963年,Jack Dalton 开办了名为“先锋者之家”(Pioneer Fellowship House)的旅店,为酗酒者戒酒提供居所。每位住宿者一周要为他们的床位和伙食交纳25美金,并且还要从事房屋清洁修缮等工作,并参加夜晚的聚会。今天,通过雇佣、培训以及健康行为和社区矫正等计划,“先锋人类服务计划”每年服务的人数超过5000人,任何时刻都有1300人在同时接受服务。该计划雇佣900名左右员工,年预算约为5500万美金,99.6%都来自于其八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销售,领域涉足制造、食品加工、分销与物流、房地产、资产管理和印刷。
格莱珉银行项目
1976年,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农村经济项目的负责人 Muhammad Yunus 教授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探索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银行服务的可能性。
“格莱珉银行项目”(Grameen Bank Project,在孟加拉语中,Grameen 意为“乡村”)在大学附近的三个乡村进行了试点,目标包括:向贫困人口提供方便的银行服务;消除放贷者对贫穷人口的剥削;为孟加拉国农村地区的广大非就业人口创造自主就业的机会;使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极端贫困家庭中的妇女)拥有自主经营的资金和业务。1979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该项目拓展到孟加拉国若干个地区,包括首都达卡。到 1983 年 10月份,“格莱珉银行项目”通过政府立法转变为一家独立银行。今天,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为超过240万贷款者提供服务,拥有20个产业,包括:
(1)格莱珉沙克蒂(Grameen Shakti),一家非营利性的乡村电力公司,其目的是为孟加拉国未通电的乡村提供可再生能源,并在农村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和创收机会; (2)格莱珉电信(Grameen Telecom),其目的是为孟加拉国农村地区的1亿人口提供移动电话服务; (3)格莱珉针织有限公司(Grameen Knitwear Limited),一家完全以出口为导向的针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