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在职场】从社媒菜鸟到资深经理,五年独立作业的成长和收获

MENU

翊瑄_Camellia

个人主页>>
上一篇
【营销周报】App Store 搜索广告服务将上线,微信团队回应微信刷量

【8090 在职场】从社媒菜鸟到资深经理,五年独立作业的成长和收获

翊瑄_Camellia | 2016-10-08 10:53

作者:@翊瑄_Camellia

导语

Socialbeta 的早期读者可能对我这篇刚入职社交媒体行业的心路历程文章还有印象,因为这篇文章,也在微博和微信上收到不少问询的信息,甚至在新西兰还「面基」了几位有共同志趣的 Socialbeta 读者小伙伴们。5 年的时间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来说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有看得见的成长,也有无能为力的失望,因为身居海外,无论在甲方还是乙方团队总是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只能事事亲为,各种逼迫自己做的更多,现在回头看看,感慨颇多,也希望借此机会和社交媒体的同僚们分享我的挑战和收获,一起交流共勉。

时间线:

2011 年   备考阶段无聊刷微博,刷出新西兰社交媒体行业的前辈,一番胡侃,收我为小弟

2012 年   读研时期社交媒体咨询公司做兼职,发发微博,转发抽奖,找找 KOLs,写个报告

2013 年   加入航空公司,全职社交媒体专员,微博,微信,Facebook, Twitter, Google+, Instagram, 优酷,YouTube 钻研不同玩法,组织各种线上线下大小活动

2015 年   瓶颈挣扎期,裸辞给自己一场大假期

2016 年   加入银行,全职数媒经理,狠抓内容,聚焦数字化革新,展望品牌新趋势

Camellia

心仪的机会来了,硬着头皮也要拿下

维珍航空总裁理查德·布兰森曾经说过,当机会来临,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胜任时,先争取拿下它,然后再学着如何胜任。刚在社交媒体咨询公司做兼职时,整个团队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理所当然所有客户的微博和网站中文内容都由我负责,在那 20 出头的年纪里,根本没有什么品牌实战经验,犯过不少现在看来好笑的错误,比如给粉丝们发送各种「骚扰」销售信息,感觉自己就像粗鲁敲门的销售员,也曾经在帮助客户建立粉丝基础的时候,各种「求」亲朋好友转发关注,却忘了粉丝质量远比数量重要的原则……错误和失败积攒的多了,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笔宝贵的经验。

从乙方跳槽到甲方后,帮助公司在微博上有机发展了十几万粉丝,和很多粉丝们成为了朋友。平复了投诉客户的愤怒,解决了消费者的疑问,与评论转发的粉丝们互动交流,和其他官微的主页君合作共赢……因为时差原因,经常需要在深夜驻守在微博和微信上进行客户服务,虽然当初的工作合同上并没有要求我做客户服务而只需完成品牌建设,但因为很多客人英文交流不畅和抱怨客服电话等待时间过长,再加上自己同理心作祟和要做就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强迫症,都亲力而为替大家答疑解惑。当时盛行转发抽奖活动,也曾为了不让奖品落入「僵尸粉」或者「抽奖粉」身上,在微博,Twitter 上「跟踪」粉丝,逐条阅读,确保奖品可以送到真心喜欢的小伙伴手中。最有成就感的是在社交媒体创造一呼百应的活动,用户针对品牌产生原创内容才是评估品牌互动率的最佳手段,具体可以参见这里

人都会犯错误,这就是给铅笔装上橡皮头的原因

品牌线上的热闹有了,又开始谋划线下活动。从小到大参加过不少会议和酒会,觉得活动管理不用学习也可以做好,真正组织安排起活动来真的是给了当头一棒。曾经错估天气状况,在恶劣天气下迎着风雨搭活动帐篷还「坑」了当场的观众;曾经没有事先做好预算,到了活动当天才发现材料设备准备的不足,尴尬的在其他高大上的参展商中间顾影自怜;也曾经觉得自己超级牛 B,演讲毫无准备就打无准备的战役,结果虽然差强人意但始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悔恨不已……是人都会犯错,但犯错后你是倒下放弃还是选择接受教训爬起再奋战,就是你的问题了,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谨小甚微中规中矩也许是一种工作方式,但对于千禧一代致力于改变的我们,没有勇气踏出超额完成工作这一步,好像有点不符合大家对于我们的「期望」。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停的犯同样的错误,更可怕的是连犯错的勇气都没有。后来积累了经验,也做出不少令人点赞的活动,记得有一次在机场做情人节活动,当天收到花的乘客们甜蜜洋溢,有老夫妇深情亲吻,有单身的女士喜极而泣,有小朋友害羞着收下第一份情人节礼物,有年轻的小情侣甜蜜拥抱……当时作为「单身狗」狂吃了一天狗粮,却也是倍感开心。 

没准一觉醒来,不仅你的工作没了连整个产业都没了

前面说过,没日没夜工作,早晚把自己消耗殆尽,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这个需要时刻与时俱进的产业,当灵感枯竭,工作成了单纯的重复,传说中的瓶颈期也向我袭来。之前也以为来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帮助自己调节心境,可是终究还是没有质的改变,于是选择了当时流行的「裸辞」,开始给自己放一个大假。之前总感觉微博和微信功能总是「借鉴」西方社交媒体软件,但这两年却发现,我们已经走在了洋人的前面。趁着假期也赶紧回国充电,和同行业的小伙伴们交流见面,认真学习国内的技术和案例。在休息期间,也趁机给自己做了一个短期职业规划,为什么说短期呢?其实蛮反感在面试时被问到你的五年计划是什么?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目标,非要给自己强加一个不喜欢行业的规划,反倒是束缚了手脚,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没准一夜醒来你的工作,甚至是你的行业都没有了,一直相信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指数级的发展,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思想一刻不能缺少。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还是能和科技,传媒,营销相关, 这也为选择下家缩小了范围,感谢互联网,让我在国内游山玩水时接到了几个远程面试,也让我觉得是时候回归职场时有机会立即入职。

加入银行,算是一次升职,虽然挂着经理的头衔却还是一个光杆司令。从写策略到最后执行还都是自己,也算是习惯了这个格局,谁让自己又来到整个团队只有自己一个中国人的集体中呢?之所以选择银行业,因为这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是最古老最难改变也是最需要改变的行业之一,如果能在这个产业干出一番名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人类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更上一层楼吗?未来银行何去何从没有人知道,但如果可以作为这个产业的弄潮人,真是夜里做梦也开心。回到现实,现在的自己更能踏实下来做内容,抛弃了以往的各种社交媒体小技巧,用心创造能为消费者带来真正价值的内容,同时结合技术手段,从小项目开始做起,逐步改变银行一成不变的老旧营销方法。最后补充一点,跟对人比跟对公司更重要,年轻人最需要是有一个乐意无私教导你的老板,不光有这份无私,还需要有这个实力,能看到你的潜力和发展方向,不把你往歪路上引。

在社交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五年,历程虽然有艰辛痛苦,但总体来说还是快乐居多收获颇丰。定期回顾一下,找找盲点总结经验对自己和同僚都是好事,下一步的挑战就是在做事的同时带团队了,我希望可以听到你的故事,也希望可以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交流经验,欢迎联系微博 @翊瑄_Camellia,公众号:杨小球儿

共有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发表评论
暂时木有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