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制片厂】在 DaDa 的纪录片里,和一群凉山孩子相遇
  岳野兔 ·  2018-07-24

「每天都要幸福。」

遥远大凉山的一座村落里,名叫拉西的女孩子在家门口的木门框上用粉笔写下了这样一句,字迹不重,颜色不鲜,但如此简单的心愿像一只小锤深深敲进观看者心里。

这是来自专业在线少儿英语品牌 DaDa 最新推出的品牌公益纪录片中的一幕,从四月份开始筹备跟进,邀请英格兰球星迈克尔·欧文随行实地深入大凉山,伴随暴雨和落石的 20 多个日夜,他们和这方土地产生了一些温柔的连接。相较我们之前报道过的 First 影展中的七支公益作品,DaDa 这一系列纪录片中没有那些先锋的故事和雕饰的艺术语言,但他们的直白和朴素,带来了另一种不着痕迹的冲击。

DaDa「有梦必 Da」欧文篇

DaDa「有梦必 Da」志愿者篇

本期品牌制片厂采访到了 DaDa 品牌部和这两部片子的导演,一起聊聊影片背后的公益故事。

两支片子,一个梦

作为一个 4-16 岁少儿在线英语品牌,又正值世界杯与暑期两大重要节点,DaDa 想过很多个营销方向:比如带孩子们出国游学、组织家庭去俄罗斯助阵世界杯、举办小小世界杯联赛……

但最终,品牌选择了一个在热点营销浪潮中稍显「小众」的方向——公益。在「有梦必 Da」的主题口号下,DaDa 没有直接针对目标客群展开行动,而是深入贫困地区,去帮助那里的孩子实现属于他们的足球梦。

行走在公益这条路上的人们,多数都是不声张地默默做些事,负责此次拍摄的导演张宇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工作原因,几年前他就到过凉山,认识了那里的小朋友,之后他们每年都会打电话相互道声问候。而这一次故地重游,再看到这些孩子,导演有种别样的情怀。前期他提供给 DaDa 一些凉山的照片,相比天赐美景,品牌团队更被其中这样一幅图景深深触动:

校门口斑驳老旧的墙体上,那几个红色的字格外惹眼:「少年强,中国强」。于是他们决定,去到凉山瓦古乡尼勒觉村为这些少年奉献一点力量。

欧文篇

欧文的出现对于孩子们和观众都是一个惊喜。而对于 DaDa 来说,他的意义不仅是可以踩在世界杯的节奏上,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特殊外教,他来自英国而且是四个孩子的爸爸。

为了让这支公益纪录片不落俗套,他们采用欧文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道出对教育与梦想的看法。在现场的大多数时候,欧文和孩子们的交流是直接沟通的,由于言语不通,他们会借助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既能传达出一种亲切的氛围,也在暗合着 DaDa 自己陪伴式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支品牌公益片,将近九分钟的时长已经不短,但在影像之外还有很多未能展示的辛苦付出。因为学校在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的交接处,地貌和天气都非常复杂,团队两次拍摄均遇到暴雨,山里也随时有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DaDa 此次项目的负责人说:「那天连夜赶路,导航每隔五秒钟就会传出一句小心落石,加之路况不好,包括欧文在内的工作人员们都无法休息。」但没有在意危险,欧文觉得与其他商业活动有别,把这当成了生命中一场与众不同的经历,他自发从英国带来了很多本子和画笔送给孩子们,给相遇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志愿者篇

如果说欧文视角的那支片子是 DaDa 在释放公益理念和体育精神,那志愿者这一支就是情感角度的弥补吧。这里记录了更多志愿者与他们一起上课、游戏的细节,有更接地气的温情。

回顾我们看到的公益纪录片中,不乏深入到实地去展现最原生的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图景,但这支影片里却少有煽情场面,甚至后半部分的配乐也是欢快的。关于这里的考虑,DaDa 说:「比起生活背后的触目惊心,孩子们的简单纯真以及对幸福的敏感,更能让人共鸣感慨。」

虽然教学条件不好,但他们喜欢到学校来读书运动听故事;即使物质条件不优越,但他们在自制的小滑板车上也笑得灿烂。片中我注意到,DaDa 的志愿者放映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电影中印度少年与大凉山的孩子们一样,虽然困顿于贫穷,但眼里都是亮晶晶的希望。


比商业纪录片,再淡一点

对于大凉山的孩子们来说,DaDa 的志愿者和拍摄人员,似乎都是「外面世界」的人。两者最明显的一点不同在于,因为很少索取,所以他们那份感恩之心更为强烈。日常的我们会觉得随时表达爱意是一件不自然的事情,但在这次短暂的相处中,DaDa 说志愿老师和欧文收获了无数这样珍贵的反馈——一束野花,一张亲手画的画,一封写进「我爱你」的信件……

源于这些浪漫纯粹、真挚动人的真实体验,DaDa 觉得这不像在拍品牌影片。

的确,导演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也说道,他自己和品牌方都非常尊重纪录片的真实性,不会去干扰和设计孩子们的情绪,交给「顺其自然」。比如接近片尾那个对着山的另一端大喊「Hello」的镜头,按照程式化的经验,他们会直接告诉「演员」该如何发力,眼神节奏怎样一步到位。但这次拍摄时,就是让孩子和大山外的人打个招呼,镜头里就是他平时的样子。

这样可能会费事儿点,但能抛却面对镜头的不适紧张,去展示真实的人物。「我不愿意用剧情片的拍摄方式,去打破孩子们的认知。」导演这样说。

其实纪录片就是这样,由千千万万个意外的「没想到」组成,很多画面不是设计的,而是上帝给的。在 DaDa 这两支影片中,我们惊喜的不是画面多精致,而是他们作为品牌愿意不去干涉和渲染,展示真实的世界。

公益让影像大于影像

没有隐瞒避讳,DaDa 坦诚这两支纪录片中有一些遗憾。比如没有记录更完整的关于孩子的日常生活,所以观看者没办法完全有感同身受的震撼;由于时间问题,视频中出现的足球草坪只是为满足拍摄需要临时铺设,而为当地孩子建造的真实足球场还在施工中,预计 9 月会建成,所以没能在片子里记录下它从无到有的过程...

但他们已经值得赢得掌声了。在短视频占据眼球的环境下,国内触碰这类题材公益纪录片的品牌并不多,而且长达九分钟,对于观众能否沉浸下来观看也是一个挑战。DaDa 说:「我们了解现在品牌视频的现状,适合去推出短的片子,但这个项目来说,如果节奏太快就不能传达出真实的、有力量的情感。」

关于公益,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那些默默付出的支教老师一样常年在当地陪伴孩子们,但我们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点什么,就像 DaDa 这一次选择了纪录片式的影像。对于屏幕前看到这两支片子的人来说,贡献出的思考和关注,也是我们的「有梦必 Da」吧。

点击这里可以体验 DaDa 同步推出的「梦想词典」 H5,为山区儿童们捐献一个单词

    3
为你推荐